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將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為事關全區發展的首要工作進行推動,一批創新能力強、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潛力足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項目落戶。一季度,完成項目投資額6.3億元,位居中心城區首位。
依托產業集聚,打造更高層級的科創企業聚集區。經過一段時期的建設運營,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在周邊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等區央企帶動下,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累計注冊企業超過2500家。近期,中國建材集團投資5億元在園區打造建材領域國家級“綠色數智雙碳創新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主要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碳減排、固廢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等業務,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雙碳技術、高端智能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開發應用與推廣,強化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的社會化協同。
挖掘現有企業資源,不斷延展產業鏈條。多措并舉推動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等現有駐區央企延展產業鏈條,提升發展層級。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摘得原機電工業學校地塊,建設“創新研究中心”項目,總投資2.98億元,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將在先進材料、膜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形成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資產投資、人才培養與引進、產業孵化與轉化等多功能平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建設“中船重工全系統第三方檢測中心”項目,項目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目前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加強與央企對接,推進新興產業領域合作共建。一季度,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分行與紅橋區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技金融、數據賦能、智慧+N等領域全面加強合作,推動普惠金融、住房租賃、商圈建設等金融服務應用場景在紅橋區盡快落地。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紅橋區政府簽署“屋頂光伏發電等低碳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推進全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下一步,紅橋區將圍繞打造“軌道上京津冀”的核心節點,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充分發揮天津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提早布局始發于西站的津雄、津興高鐵開通后形成的“京津雄半小時等邊三角通勤圈”,力爭再出讓一批西站周邊地塊,為更多協同發展產業項目提供載體支撐,努力把紅橋打造成為天津依托軌道交通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