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經過兩年多持續攻堅,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定性進展,主體任務完成進度超過90%。近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方式召開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在會上表示,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各地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按照“三可一要”工作要求,推動國企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亮點。接下來,將錨定“三個明顯成效”的目標,奮力奪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勝利。
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0—2022年)正式啟動。郝鵬表示,地方國企改革扎實推進,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掃尾,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改革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
北京兩年多來大力推動多輪國有資本優化布局,加強多市管企業重組整合,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山東國企不斷盤活“人”與“物”等資源,激發企業發展的潛力與活力。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通過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管理人員競爭上崗、薪酬與績效掛鉤等方式,盤活企業里的“人”。地處西北的甘肅,省市國有企業落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15家企業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中當先鋒、做主力,推動25個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國資委統計數據顯示,地方一級企業及重要子企業全面完成黨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制定工作,一級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基本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已建董事會企業90%以上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各級子企業經理層簽約率達到95%,已開展中長期激勵的子企業占具備條件的企業比例超過80%;全國省一級的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比例達到98%。
2021年,地方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83.7萬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35.4萬億元、1.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7.4%,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
“總的看,三年行動形成了一批理論、實踐和制度成果,有力促進了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了廣大職工改革獲得感,形成了堅決深化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積極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郝鵬表示。
各地奮力攻堅
在三年行動中,各地奮力攻堅、主動作為,涌現了一大批好典型。
“河南省把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重組整合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出臺重組整合實施方案,明確用一年時間基本完成,不斷優化布局結構,提升配置效率。”河南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河南交投、中豫物流、豫信電科等6家新組建企業集中掛牌,標志著國有企業重組整合駛入“快車道”。
甘肅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甘肅省制定了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6+1”行動方案,加快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發展,引導和支持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實施兼并重組,提升產業規模層次。預計到2025年新增特色優勢產業項目投資2180億元,新增工業總產值1860億元,實現利潤100億元以上。
安徽省國資委在掛牌組建若干專業化公司的同時,啟動實施新興產業布局行動,重點打造新興產業集群等4個3000億元級別的特色產業集群。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屬企業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速達到120.6%。
福建大力推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組建福建省大數據公司,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打響數字福建品牌。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在下屬上市公司柳工股份公司、歐維姆公司、柳工農機公司等科技型企業靈活實施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共有約25%的技術人才獲得股權激勵。“不僅為企業的高速發展提供穩定的人才保障,也給新興業務完善中長期激勵提供了有益借鑒。”柳工股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曾光安說。
廣汽集團在完善公司治理機制上持續發力,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建強建優董事會,深入推進職業經理人改革,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今年一季度,廣汽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06億元,同比增長37%;新能源自主品牌廣汽埃安銷量達4.5萬輛,同比增長155%。
收官進入關鍵階段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進入關鍵階段。根據相關安排,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今年年底前實現全面高質量收官。
郝鵬表示,要以更高標準、更高質量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在落地見效上下功夫,確保取得“三個明顯成效”。具體來說,要確保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上取得明顯成效,確保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確保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方面,要進一步推動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要大力推動國資監督“長牙”“帶電”,統籌運用好各類監督力量,加強重點領域的監督,嚴格責任追究,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持續深化集中統一監管,對已納入集中統一監管的,指導企業深化改革,提升發展質量。
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方面,要突出主責主業推進國有資本有進有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圍繞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推動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有力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務國家大局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方面,要加快健全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在各層級企業全面深入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推動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高質量全覆蓋,構建更加系統集成、精準有效的正向激勵體系。要牢牢把握混改正確方向,加快推動混改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指導混改企業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混改全過程監督。要加快構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機制,進一步深化政企分開,積極探索推進分類核算、分類考核,讓國有企業更深融入市場經濟。(陳辰)
鏈接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要求
通過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
一是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形成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
二是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三是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四是要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大正向激勵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
五是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著力從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監管導向等多方位實現轉變,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的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六是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強化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七是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
八是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