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全國首趟享受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的鐵海聯運班列抵達廣西北部港欽州港口岸。這是我國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實施后,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出的首趟鐵海聯運班列。
本次列車于4月29日從西安國際港站發出,一路向南,在廣西北部灣港欽州港海關辦理轉關驗核手續后,貨物換乘集裝箱船出海發往印度尼西亞。據悉,本次列車搭載的貨物為純棉半條布,貨值141.7萬元,退稅金額約18萬元。
今年3月,財政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的通知》,由西安港啟運貨物,經由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及廣西北部灣港離境的,可在西安港辦理出口退稅。廣西北部灣港成為全國首個享受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的沿海港口。
據了解,現行啟運港退稅政策以水路運輸為前提條件,此次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是國家實施的首個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是對原水路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重大突破,實現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海關監控的全程可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一般出口退稅政策下貨物離境時才可退稅的規定不同,企業自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場站(即啟運港)出口集裝箱貨物,在啟運報關出口后即可申請退稅。
據欽州港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朱奎瑞介紹,“該政策實施后,出口企業在申報時選用啟運港退稅,班列發出后即可享受即發即退的退稅政策,企業辦稅時間壓縮至2~ 3天,可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
為保障該政策順利落地,南寧海關持續加強與西安海關、稅務、鐵路等部門的溝通,制定了首批貨物的通關預案,后續將會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快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穩定西安至北部灣港班列運行,不斷釋放政策紅利。
據了解,2017-2021年,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已從228萬標箱增長到601萬標箱,年均增長27.4%,貨物吞吐量在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排名由第16名提升到第9名;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線路覆蓋省份由4個擴大到14個,并與中歐班列有效銜接,班列年開行量從178列增長到6117列,年均增長142%;中越跨境直通班列年開行量由922列增長到1904列,年均增長19.9%。
一季度,上述各項指標均保持較快增長,海鐵聯運班列共開行1736列,增速超過3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0.6萬標箱,增速超過11%;中越跨境直通班列開行682列,增長74.87%,通道運行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以北部灣港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對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有助于吸引陜西及其周邊省市的出口企業選擇自廣西北部灣港出口集裝箱貨物,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建設,更有利于西部地區企業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機遇,擴大與RCEP成員國尤其是東盟國家的貿易規模,吸引各地貨物向北部灣港集聚,提高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和競爭力。同時這還將帶來一系列溢出效應,
助推廣西加快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功能,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本報記者 劉 昕)
關鍵詞: 全國首個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 廣西北部港 海關總署 首趟鐵海聯運班列 稅務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