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臨諸多風險挑戰,但我國外貿產業基礎雄厚,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將有望保持穩定發展。此外,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的持續發力和廣大外貿市場主體的主動作為將助力進出口保穩提質。
我國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海關總署5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2.58萬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6.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進口5.61萬億元,同比增長5%。
專家表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為廣大外貿企業減輕了負擔,但當前外貿工作仍然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必須抓好已出臺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并研究切實有效的新政策,穩住外貿基本盤,助推我國外貿保穩提質。
穩外貿有較好支撐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在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仍然保持了增長,這充分體現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的特點,我國實現全年外貿保穩提質目標仍然有較好支撐。
具體來看,前4個月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額達8.01萬億元,同比增長11.2%。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韓國進出口額分別為1.84萬億元、1.73萬億元、1.56萬億元和764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6.8%、8.7%和8.4%。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合計達3.97萬億元,同比增長15.4%。我國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額3.84萬億元,同比增長3.9%。
民營企業繼續發揮外貿“主力軍”作用。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額6.1萬億元,增長1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8.5%,比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
而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有良好表現。前4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4.04萬億元,增長6.7%,占出口總值的57.9%。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5088.8億元,增長3.9%;手機2924.8億元,增長0.1%。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1.21萬億元,增長9.2%,占17.3%。
仍面臨壓力和挑戰
盡管今年前4個月我國穩外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穩外貿壓力顯著增加,外貿企業面臨諸多挑戰。
當前,外貿企業面臨的壓力主要包括: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海運費仍處于高位,企業面臨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銷售成本維持高位;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前期出口高增長的產品,也面臨增長后勁不足的問題。此外,全球經濟復蘇不均衡、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變動對全球負面外溢效應顯現,供應鏈瓶頸難以徹底緩解等問題持續存在。
展望下一階段外貿形勢,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我國出口仍然具有一定韌性,但壓力或逐漸增加。一方面,高基數對今年的出口增長形成一定壓力;另一方面,外需大概率回落,外需對出口的拉動作用大概率減弱。此外,疫情對全球的影響逐漸減弱,國際供應鏈逐漸恢復,部分訂單可能向國外轉移。
日前召開的全國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指出,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要想方設法穩定外貿企業生產經營,著力幫助企業保訂單保市場,確保外貿物流暢通,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和穩定,更好發揮開放平臺在穩外貿中的積極作用。要更加重視和做好穩外資工作,切實穩住現有外資企業,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各地都要發揮優勢、積極作為,加強和完善外貿外資服務保障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對我國經濟平穩發展意義重大。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海外倉帶動作用,進一步調整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擴大進口類別,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再貸款+保單融資”等方式向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等內容,聚焦助企紓困特別是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穩步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等10部門近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出口退稅支持力度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的通知》,圍繞進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退稅辦理便利程度、優化出口企業營商環境三大方面提出15條舉措。
為幫扶外貿企業應對當前困難,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圍繞外貿保穩提質作出部署,從著力保訂單、提高通關效率、加大信貸投放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外貿企業的力度。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產業基礎雄厚,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的持續發力,將更好地助力外貿企業應對新挑戰、抓住新機遇,從而推動我國外貿保穩提質。(本報記者 陳文麗)
關鍵詞: 政策持續發力 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 海關總署 外貿企業 大宗商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