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5月6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2.39 ,按周跌0.85;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7.37,按周跌0.51;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0.79,按周跌0.35。
近日,人民幣匯率繼續呈現下行走勢。上周,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逼近6.7元,創出2020年12月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亦跌破6.73元。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受的內外部壓力有所加大,高位回調的勢頭可能未結束。不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應對匯率短期大幅波動方面,相關部門積累了充足經驗、擁有豐富工具,人民幣匯率運行不會大幅偏離合理運行區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人民幣近期走勢主要受中美基本面、政策面短期分化影響。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需求受到抑制,產業鏈供應鏈受阻還可能拖累未來外貿表現;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采取激進加息縮表政策,推動美元指數大幅走強,引發非美貨幣出現不同程度走弱。同時,去年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強勢表現略超預期,受內外環境變化影響,出現一定程度修正。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稱,鑒于內外部風險因素尚未消除,不少機構預計,人民幣匯率高位回調勢頭將繼續,但出現貶值失序、失控的風險不大。興業研究研報指出,在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預計風險資產承壓和跨境資金流動等因素仍會對人民幣匯率施加一定的下行壓力;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稱,隨著中外利差收窄,短期跨境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加大,疊加市場情緒變化,短期人民幣匯率回調壓力增大;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我國實際利率仍明顯高于一些發達經濟體,雖然短期波動有所加大,但未來跨境資金將繼續流入我國,增配人民幣資產。
盡管近期匯率波動有所加大,但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匯率預期基本平穩。從當前人民幣對外匯遠期和期權等衍生產品相關指標看,沒有隱含明顯的貶值預期。多數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貶值的概率較低。
人民幣匯率下一步走勢如何?美聯儲加息縮表是否會影響中國外匯收支走勢?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近年來,中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有基礎有條件適應本輪美聯儲政策調整。“未來,人民幣匯率還會呈現雙向波動,并且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王春英說,中國經濟韌性比較強,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國際收支結構穩健,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人民幣資產還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些都會為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提供根本支撐。
關鍵詞: 繼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