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受多地疫情防控影響,旅游市場整體下挫,但精致露營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受到追捧,不少地方掀起一股“露營熱”。一頂帳篷帶動形成數百億消費規模,讓露營游成為旅游業中為數不多逆勢增長的細分市場,但同時也存在行業門檻低、企業扎堆入局、配套設施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亟待建立標準體系,引導行業走專業化、品質化發展之路。
露營風潮正起? “一地難求”成新常態
受多地疫情影響,近期旅游市場受到沖擊。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
盡管大規模、長距離旅游有明顯減少,假期出游消費仍呈現新亮點,其中,露營成為“五一”近郊游的最大熱點。大眾點評提供的數據顯示,小長假期間,露營搜索量環比節前上漲151%,同比去年上漲近3倍。截至5月1日,大眾點評上已有近2萬家露營目的地。
這個“五一”假期,在沿海城市山東榮成,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帳篷點綴在濱海公園海灘上,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星星點點的帳篷也變成了一道風景線。游客潘明月說,“疫情影響下,不方便到外地旅游,和家人選擇在城市周邊的公園和海灘露營、野炊,也是假期里一種不錯的選擇。”
同程旅行5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露營”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7%。森林露營、海島露營、公園露營、星空露營和親子露營成為“五一”最受關注的露營主題。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受露營熱帶動,“五一”期間,公園的搜索量上漲194%,植物園的搜索量上漲293%。有網友表示,“以前小長假是風景地標攝影大賽,現在每一塊綠地上都是露營的帳篷,‘一地難求’成了假期常態。”
“積極防疫背景下,今年‘五一’出游半徑較往年明顯縮短。”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是本地近郊游還是線上云旅游、云逛吃,都表達了人們對回歸正常出游生活的向往。
業內認為,在整體旅游市場增長,消費者對短途旅游的青睞和對貼近自然的向往等因素帶動下,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持續增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299.0億元,預計2022年增速達18.6%,市場規模達354.6億元。
旅游市場迎來“疫外”機遇
對于旅游行業,露營成為了應對疫情影響開辟新增長點的機遇。不少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創意露營產品,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為克服疫情影響創新求變,我們緊跟市場需求,推出‘高速旅游露營地’項目,給廣大游客創設個性化旅游體驗。”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的紅葉柿巖旅游區相關負責人趙雨萍說,紅葉柿巖將露營場地取名為北斗臺地,整體呈梯田狀,共計9層,可提供30多頂帳篷,“五一”期間天天爆滿。
近期,多地突發的疫情給不少景區帶來較大損失。趙雨萍說,原本寄予厚望的清明假期因為疫情沒有開張,經營壓力很大,“五一”假期的露營項目帶來很大的資金回補。
攜程研究院認為,露營旅行的輻射效應凸顯,其流量直接帶動了露營地周邊的旅游商家熱度,對目的地旅游經濟亦產生帶動效應。以攜程口碑榜全國十大露營地為例,榜單第一名境見茶野里野奢帳篷露營地的周邊酒店“五一”假期訂單量增長67%,露營地所在城市湖州在“五一”假期的整體旅游產品訂單量增長54%。
露營也帶火了風箏、飛盤、戶外燒烤、露天電影、劇本殺等周邊產品。根據攜程發布的報告,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平臺露營產品數量增長近10倍。
據大眾點評負責人介紹,親子出游、朋友聚會、情侶約會是露營的主力客群,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露營+”模式隨之興起,不少營地推出了親子游樂項目,并附加推出徒步垂釣、篝火晚會、皮劃艇、飛盤等多種休閑娛樂方式。
主打輕奢露營項目的華彩文旅創始人宮大偉認為,露營其實是一種多元化、復合型的業態,宜根據營地屬性,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體打造符合他們消費習慣的個針化產品,比如“營地+研學”“營地+體育”“營地+演藝”等。
大眾點評認為,露營作為疫情以來興起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旅游業態,豐富了本地游玩的廣度和深度。圍繞露營的好去處建設,將有助于推動本地旅游市場朝著多元化、品質化方向發展。
火熱市場存隱憂 宜走專業化和品質化之路
露營游的火熱表現,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露營/野營相關企業9.3萬家。從相關企業的注冊量來看,近幾年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21年注冊量為2.2萬家,同比增長了55.2%。
處于風口的露營企業也吸引了資本入場。企查查顯示,3月10日,擁有連鎖營地品牌“嗨king野奢營地”的西安眾旅文商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獲約百萬元天使輪融資,估值達數千萬元。4月6日,專注露營、徒步等產品的戶外運動品牌挪客獲得鐘鼎資本約億元融資。
在二級資本市場,“露營概念股”表現搶眼。以牧高笛為例,近一個月的時間股價幾近翻倍。有券商分析發現,牧高笛一季度營收和利潤均大幅增長,主打露營產品的大牧部門得益于與露營營地緊密合作,收入同比大增184%。
火熱的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掩蓋不了行業發展亂象。不少游客體驗后發現,一些露營地與宣傳不符,配套設施并不完善,有的人滿為患,有的垃圾遍地,有的存在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露營行業的門檻比較低,導致內卷嚴重,低端市場廝殺激烈,各種配套跟不上,難免給游客帶來負面體驗。但實際上搞好露營遠非“找塊地就行”。
宮大偉說,營地建設前期投入比較高,僅供水、供電、排水、排污、草坪等基礎建設保守估計也得大幾百萬元,再加上人員工資、市場推廣等費用,都是不小的開支,不是小企業所能負擔的。另外,營地建設現在沒有標準,對配套設施、衛生條件、安全規范等只能自己摸索,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露營爆發式增長,好的一點是讓更多人接觸到這一新生事物,培養了新的消費習慣;但壞的一點是供應端的標準化和專業性參差不齊。”宮大偉認為,露營作為融入大自然的一種新的休閑方式,這種消費習慣會越來越盛行,但專業的、高端的營地和服務是欠缺的。從長遠看,支撐企業走下去要靠專業化運營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形成獨特和高頻的優質內容輸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