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月23日,秀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揭牌。作為秀山經濟建設主戰場、招商引資主陣地、高新企業集聚區,秀山高新區,將在推動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能級、集聚要素資源、促進對外開放上承擔重要角色。
秀山,正在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區踐行“兩山論”樣板的新征程上加速前行。
建中心、樹樣板,產業發展是關鍵。去年歲末召開的秀山縣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中55次提及“產業”這一關鍵詞。
新的發展征程上,秀山堅持產業優先,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基石,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打造以綠色工業為主導,產業高度融合的現代產業格局。大力發展現代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系統謀劃產業鏈、科學布局創新鏈,建設產業集聚中心,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成功創建市級高新區
秀山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心無旁騖謀發展,沉心靜氣抓發展,務實擔當促發展,聚焦聚力打造一個嶄新秀山。“大力發展現代產業,讓經濟實力更加雄厚”成為首要支撐,“建成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明確的重要內容。
秀山從2016年開始謀劃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以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為載體,大力引進培育生物醫藥、休閑食品、新材料、電子信息、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于2020年8月全面鋪開創建工作,整合工業園區、物流園區,“以認促建”建設秀山高新區。秀山高新區啟動區面積為8.75平方公里,目前已云集科技型企業205家。
在此次成功掛牌“以認促建”市級高新區的基礎上,秀山將通過8—10年努力建成國家級高新區。到2026年,秀山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將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50%以上。
秀山高新區將立足“一區三園”空間布局,構建“3+1”特色產業體系,力爭到2026年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理順高新區與行政區的關系,推動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高效集聚。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秀山高新區將高標準培育創新主體,優選100家以上重點企業培養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優選60家以上優質企業發展成高新技術企業,優選10家優勢企業培育成創新型龍頭企業和1—2家上市企業。
同時,秀山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完善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領導體系、政策體系、配套體系、監管體系。堅決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健全金融體系、優化金融環境,吸引更多金融機構落戶秀山,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企業家致富思源,為社會作貢獻。
打造武陵山區工業強縣
實干爭春,好戲連臺。秀山高新區揭牌當日,全縣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秀山汽配產業園項目啟動儀式在新誕生的秀山高新區舉行。3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60億元。秀山汽配產業園項目、智能制造自動化(非標)設備研發與制造項目、年產1.5萬噸新能源負極材料項目……眾多開工項目中,科技含量高的工業項目格外惹眼。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必經階段,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百業強。近年來,秀山工業轉型升級,綠色工業從無到有。醫藥產業、食品加工成鏈成群,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配件加快發展,海王、步長、紅日、唐人神等上市企業落戶秀山。
今年1—2月,秀山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9.08億元,增長14.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02%。一季度招商引資工業項目簽約18.85億元。
踏上新的發展征程,秀山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把綠色加工制造作為縣域首位產業,打造區域性加工制造中心。
以更高標準優化結構。傳統產業以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為重點,新興產業以資源精深加工、承接產業轉移為重點,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向綠色化、智能化邁進。
以更強力度壯大集群。推動形成生物醫藥、食品、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配件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圍繞智能家居、綠色建材、輕紡服裝等培育一批10億級、50億級特色工業集群。
以更寬范圍延伸鏈條。加快工業設計、檢驗檢測、創意設計等服務型產業發展,推動制造業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增強制造業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以更實舉措培育企業。推進優質工業企業梯度培育,實施工業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行動,發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推動商貿物流提檔升級
一部《邊城》,讓秀山名揚四海。不過,而今的秀山早已拋掉“邊遠”的傳統印記,響亮地提出了打造“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的目標。
秀山高新區物流園區倉庫,一箱箱“陳麻花”被拆分打包,發往全國。即便你在“陳麻花”的“老家”磁器口通過手機下單,到手的“陳麻花”也極有可能來自秀山。除了“陳麻花”,倉庫中整裝待發的還有廣西的螺螄粉、貴州的“老干媽”、成都的兔腦殼、武漢的鴨脖子。毗鄰的幾個市縣干脆在這里建起了專用物流通道方便發貨。
收寄快遞為何舍近求遠到秀山?原因很簡單——便宜。以陳麻花為例,3公斤以內包裹從秀山物流園區發貨,價格低至1.8元。
秀山物流成本為何便宜?
早在2018年,“三通一達”和郵政、順豐、京東、百世、德邦等主要快遞品牌便先后進駐秀山物流園區。2019年11月,韻達快遞秀山分撥中心投用。這是秀山首條全自動快遞分揀線,也是武陵山區唯一具有區域分撥功能的快遞分撥中心,讓進出港快件達到10萬件/日。這形成木桶效應,極大地降低了秀山物流整體的成本和時間。
“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之下,秀山去年新開通“秀山—貴陽”快遞專線,累計3條;新增快遞到秀山分撥區縣6個,累計12個。全年快遞出港1590萬個,占縣域快遞上行件53%。到港2017萬個,周邊區縣占比84%。快遞單票全程時效、快遞首重包郵成本保持西部領先。
而今,秀山覆蓋城鄉、輻射武陵、暢行國內、通達全球的四級物流網絡已形成,西部領先、全國知名目標已實現,行業一流地位已奠定。秀山將繼續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物流樞紐優勢,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國家電子商務示范標桿,成為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消費集聚中心。
完善商業空間布局,構建“城市核心商圈、社區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鄉鎮集貿市場”實體商業中心體系。推動批發業轉型發展,打造一批跨區域、專業化市場集群。鼓勵零售業向體驗式、智能化發展,住宿餐飲業向高品質、精細化轉型。適應消費需求升級,促進夜間經濟、文旅經濟、會展經濟等快速發展。
加快建設五大物流中心,大力發展城鄉配送、電商物流、冷鏈物流、支柱產業專業化物流,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積極培育物流市場主體。
完善農村電商五大體系。發揮電商銷售帶動作用,促進食品等產業就地生產,打造茶葉等電商品牌。辦好秀山電商學院,推動全民電商發展。積極發展跨境電商。
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邊城”秀山,對文旅產業一直引以為傲。疫情當前,全球文旅產業陷入低谷。擺在秀山人面前的問題是,文旅產業短期內還發不發展?該怎樣發展?
4月7日,秀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專題調研全縣文旅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先后來到三省風情街、貴塘壩、邊城會客廳、貴州街、四方秀城等項目現場,對項目實施計劃、進度、困難等進行詳細了解。
“全縣要進一步提升認識、增強信心,毫不動搖發展文旅產業。要深刻認識發展文旅產業是聚人氣、促投資、保就業、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要敞開胸懷做好后疫情時代和高鐵時代的迎客準備!”秀山縣委主要領導表示。
今年起,秀山將協同打造武陵山世界級文旅景區集群,讓秀山文旅進入武陵山區“第一方陣”,成為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秀山將集中資源將洪安邊城打造成為中國初戀之城、古鎮開發示范,加快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將川河蓋打造成為休閑避暑勝地、戶外運動天堂,朝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奮斗。將縣城打造成為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功能,帶動全域旅游良性發展。注重產業配景、產品配套,促進業態融合、產品創新,開發更多體驗式項目、本土化商品。加強旅游服務隊伍建設,建設智慧旅游云,提高全域旅游標準化、數字化水平。旅游營銷突出方式創新,推出跨省市精品旅游線路,高水平開展策劃營銷,推動“書中邊城·畫里秀山”品牌走向全國。(趙童 劉玉珮 彭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