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世界做出的千金之諾和經過深思熟慮后勇擔責任的主動選擇。
在此背景下,眾多“中國制造”啟動“綠色引擎”,以更多綠色產品、綠色設計與綠色工廠“碳”索可持續之路。
品質浙貨減“碳”行動
在第131屆廣交會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嘉科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帶有自清潔功能的光伏面板。這種面板安裝后無需人工清洗,解決了光伏面板維護難的問題,且相比傳統光伏組件可增加3%~5%的發電量。
針對部分海外區域用能比較緊張、傳統能源電價較高的情況,嘉科新能源還為客戶開發了一種帶儲能功能的光伏微網發電系統。該系統可結合客戶實時用能需求,在離(并)網情況下正常運行,用能更低碳環保。企業通過“連線展示”舉行了多場直播,首日單場點贊量即突破8千人次,創歷史新高,收到的名片和采購意向數均有所上升。
全球綠色低碳大潮興起,光伏、太陽能和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本屆廣交會上,浙江交易團新能源展位達70個,展位數創歷史新高。
綠色“粵”品通達全球
雙碳目標下,廣東交易團一方面助力企業做好綠色參展工作,一方面助推綠色低碳產品“綠通全球”。
家居用品展區參展企業佛山市美嘉格林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料是竹漿。“竹子可再生且生長較快,不會像樹木一樣在砍伐時造成水土流失。”據美嘉格林總經理馮麗梅介紹,公司一直致力于發展這種環保的原材料,與各國客商共同研發了眾多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同時企業自身也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升級實現節能減碳。
本屆廣交會,美嘉格林發布了不少環保新產品,例如可降解PLA杯子和環保餐盒等。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次性的餐具需求大增。公司推出的可降解餐具受到不少國外采購商的青睞。越來越多的采購商在重視產品實用性的同時關注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少采購商在線上咨詢這類環保產品,提出進一步洽談的意向。”馮麗梅說。
以“綠”之能優化升級
“雙碳”目標,意味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這既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企業帶來了重大機遇。企業應充分開發綠色技術升級業務,增強競爭力。
為此,廣州交易團聯合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對參展企業開展“碳標簽”政策推介,同時對接優質平臺對企業開展“碳標簽”評價工作,幫助企業了解設備的排放量與能耗,鼓勵企業創新技術,在價值鏈上實現綠色化和數字化。
廣州市聯冠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環保及回收機械設備開發、制造、銷售的企業。本屆廣交會上,公司推出新品3E單軸撕碎機SWTF系列設備適用于撕碎薄膜、噸袋、紙張等中等硬度和較軟材質物料,滿足了多種物料回收要求,獲得歐盟CE認證,憑借低能耗、高產能和高效率等優點與多家采購商洽談交流。
持續發展助力未來
順應國際市場需求,上海交易團參展企業積極踐行“雙碳”理念,打造綠色環保產品。
上海莎蔻紡織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襪品設計和生產于一體的專業品牌供應商。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企業近年來潛心研發推出了全新的INDIDYE植物染色項目:采用100%天然染料,運用革命性的超聲波植物染技術,無甲醛、無重金屬、污水零排放、自然降解和低耗低碳,極大降低了紡織染色對環境和使用者的影響。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INDIDYE植物染經過了9萬多次的實驗,取得了19項發明專利,擁有PDS等多項權威認證”。目前公司的植物染產品已與Costco等國際知名品牌商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
本屆廣交會上,植物染產品也得到了歐洲、北美、大洋洲和東南亞等多地采購商的青睞。上述負責人表示,“植物染項目在完善公司產品線的同時也推動了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極大提升了公司在紡織品行業中的影響力,相信可持續發展理念必將助力企業行穩致遠”。(本報記者 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