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037億元,同比增長8.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587億元,同比增長8.3%。
分析認為,一季度財政收入保持韌性,主要受今年前兩個月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影響。從支出端看,基建支出增速仍然維持較高水平,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保障,后續仍需關注基建投資項目開工建設情況。往后看,在減稅降費規模擴大等因素影響下,部分地區財政平衡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一季度財政收入保持韌性? 資源能源價格上漲帶動非稅收入較高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037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全國稅收收入52452億元,同比增長7.7%;非稅收入9585億元,同比增長14.2%。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6%,主要受前兩個月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影響,財政收入運行總體平穩。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4.2%,主要是部分地區多渠道盤活閑置資產,以及能源資源價格上漲帶動石油特別收益金專項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等增加較多。
記者注意到,從各主要稅收收入增速看,今年一季度,資源稅同比增長94.2%,印花稅同比增長20.6%,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21.3%;國內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維持較高增速,分別為15.8%、16.5%;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主要稅種維持中等增速。
上述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稱,在主要稅種中,國內增值稅增長3.6%,主要是工業增加值增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帶動,同時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延續實施等因素拉低增幅。企業所得稅增長9.8%,主要是工業經濟穩定恢復、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帶動,工業企業所得稅增長20.4%,同時房地產、建筑業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個人所得稅增長16.5%,除居民收入增長帶動外,還與股權等財產轉讓和股息紅利收入增長有關。
不過,在多數稅種維持正增長的同時,今年一季度也有稅收收入降幅較大,如車輛購置稅同比降幅達20.4%。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為491.5萬輛,同比下降4.5%,總體走勢低于預期。
中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岳分析,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同比增長8.6%,非稅收入維持兩位數增速,和部分地區盤活閑置資產,以及石油、礦產相關專項收入增加有關。
“但從單月數據看,稅收收入3月同比下降0.2%,主要受疫情沖擊、緩稅政策延續等因素的拖累。除個別小稅種收入波動較大外,主要稅種收入同比增速均較前值(1-2月)大幅回落,個人所得稅、國內消費稅、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四大稅種收入當月增速均不到2%。”周岳分析。
財政支出維持較快增速?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保障
財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587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6804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6783億元,同比增長8.8%。
分結構看,今年一季度基建相關分項支出增速仍然維持較高增速,主要分項呈現出交替發力的特點。其中,節能環保和交通運輸支出累計增速回落,農林水事務增速升至8.4%,而城鄉社區變化不大。數據顯示,3月城鄉社區、交通運輸、農林水三項基建類支出延續正增長,增速分別為7.4%、7.3%,14%。
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一季度支出端靠前發力延續,進度快于去年同期,民生基建拉動均衡。分支出類型看,3月份,城鄉社區、交通運輸、農林水三項基建類支出合計拉動財政支出增速1.9個百分點;社保就業、衛生健康、教育三項民生支出合計拉動財政支出增速3.7個百分點。
此外,數據還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3842億元,同比下降25.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958億元,同比下降27.4%。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4787億元,同比增長43%。
周岳表示,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看,一季度同比下降27.4%,百城土地市場也呈現高流拍和低溢價兩大特征,開發商拿地熱情不高。隨著調控政策邊際放松,熱點城市陸續啟動新一輪集中供地,二季度整體賣地收入降幅可能收窄。在經濟下行和減稅降費規模擴大的背景下,需要警惕部分地區財政平衡壓力可能進一步增大。
關鍵詞: 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