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達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勢股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達勢股份的招股書,其已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金額累計超9億元。即使此番成功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達勢股份的經營壓力依舊不小。
連虧三年經營承壓
達勢股份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其實現營收8.37億元、11.04億元和16.1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82億元、2.74億元和4.7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9億元。
對于虧損情況,達勢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原因在于其開設更多門店和中央廚房以及在營銷和推廣方面的支出。其還計劃于2022年、2023年分別新開120家和180家新店。
據達勢股份介紹,其新開一家門店的周期在4—6個月,單店投入成本為150萬元,門店的平均面積為124平方米、平均座位數為28個。大部分新開門店首次收支平衡期為1—3個月,門店的一般現金投資回報期為3—4年。
連年虧損的達勢股份為何選擇赴港上市?“上市對企業的發展會有幫助,但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途徑。”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企業想要發展,都希望有很好的融資平臺,上市對企業融資是有幫助的。但若融資后得不到很好的收益回報,企業也會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業內普遍認為,連續虧損或是達勢股份上市的一大阻礙。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達勢股份的市場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這會讓資本市場對其發展能力存疑。當前,資本市場已經越來越不相信‘故事’,虧損或成為達勢股份最大的問題。”
針對公司連續虧損及赴港上市的原因等問題,中國商報記者致電達勢股份,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尚在緘默期內,不方便對上述問題進行回復。
過度依賴外送模式
外賣業務是達勢股份的亮點之一。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去年達勢股份超過73%的收入來自外送訂單,遠高于約49%的行業平均值。
但過度依賴外賣的經營模式也會產生一定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達勢股份外送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0%、74.5%、73.2%,而達勢股份的員工薪酬開支占同期總營收的比例則為所有開支中的最高項。2019—2021年,達勢股份員工薪酬開支分別為3.4億元、4.7億元、7.0億元,分別占其同期總營收的40.1%、42.5%及43.7%。
與此同時,外送服務的相關消費投訴也不少。中國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查詢發現,不少消費者投訴達勢股份的外送服務超時,有的騎手還會提前點擊確認送達。
有用戶表示:“配送超時騎手自己提前點了確認送達,導致平臺沒有送超時30分鐘送的比薩券”。還有消費者表示:“21:53下的單,配送過程中騎手在22:09就提前點確認送達,而此時我并沒有收到餐。并且由于已經過了客服時間,我聯系不上門店也聯系不上騎手,之后騎手在22:24才將餐送達。后續致電門店,門店說會給一個解釋,但一直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外賣業務格局已基本穩定,達勢股份繼續做外賣,意味著將支出更多的經營成本,虧損可能會更加嚴重,其需要做好外賣與經營的平衡。
核心競爭力需加強
不可否認,如今,達勢股份的競爭對手頗多。麥當勞、藍蛙等西餐連鎖品牌都有比薩餐品,棒約翰和必勝客從知名度上來講也略高于達美樂。北京的賈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比薩平時吃得比較多的是必勝客、比格、薩莉亞,達美樂還真沒聽說過。”
達勢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其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的比薩公司。但事實上,達勢股份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目前,必勝客在國內有逾2000家門店,尊寶比薩門店數量也超過2000家。而截至去年12月31日,達勢股份擁有直營門店468家,計劃在2023年底總門店數量增至768家,門店數量與競爭對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收入規模方面,必勝客去年的總收入為133.8億元,遠超達勢股份。
賴陽認為,相比同類企業,達勢股份的核心競爭力還需加強。“企業需要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提升,在口味的研發方面還與其他企業存在差距”。
江瀚表示,線上發展模式契合當前的市場需求,但是也要看到面臨的問題,如持續虧損、業務門檻和護城河相對較低等等。目前我國比薩市場有不少同類競爭企業,如何持續吸引消費者是達勢股份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
此外,達勢股份還多次被行政處罰。今年2月,據微信公眾號“豐臺市場監管”消息,北京達美樂比薩餅有限公司方莊店未按規定建立并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給予門店警告的行政處罰。
據央行消息,去年第四季度,北京達美樂比薩餅有限公司門頭溝路店拒絕公眾使用人民幣現金消費,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單位給予警告,并處5萬元罰款;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罰款。此外,2017—2019年,上海達美樂比薩有限公司還多次因廣告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而被處以罰款。
外部面臨激烈競爭,自身經營則持續虧損,達勢股份能否實現“中國第一比薩公司”的目標還是個問號。( 秦楚翹本報記者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