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地緣政治擾動凸顯:2月美債被低吸配置 多數“債主”尋求避險操作

2021-04-16 11:33:43 來源:新華財經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五(15日)下午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海外投資者2022年2月持有美國國債(以下簡稱“美債”)總規模為77136億美元,環比顯著回升5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048億美元。

日本和中國兩大美債海外持有國2月持倉操作背離,持倉量分別為13063億美元和10548億美元,環比分別增加32億美元和減少53億美元,此前一個月兩國均選擇減持。

該數據存在兩個月時滯性,回顧今年2月市場狀況:彼時,美債收益率小幅震蕩攀升后持穩,較2021年底的均值1.5%已上行50bp,月中在階段性高位整理,峰值突破2%關口。

當月持倉受地緣政治擾動較大,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牽動全球市場情緒,投資者彼時迅速增配黃金、債券等避險資產,在大量買入之后,多國債券波動逐漸趨穩。階段性較高的收益率,使得部分海外資金選擇短期抄底,換取收益。

不過,美聯儲引領的加息周期開啟,也使得機構對于大量購入美債等美元資產持謹慎態度,以防此后的價值縮水。投資者認為通脹將加速打擊美債表現,而最令市場擔心的是,美國國內最大投資者——美聯儲的購債強度也在減弱,隨著政策收緊階段的到來,美聯儲將逐漸退出最終買單,那么當初選擇套利的海外央行或面臨損失。

26家“債主”2月增持 中美兩大持有國操作背離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3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26家在2月增配美債。具體到持倉規模最大的前10家美國海外“債主”中,有7家選擇買入美債,包括日本、英國、盧森堡、愛爾蘭、開曼群島、比利時和巴西,其中英國和比利時增倉規模較大,分別為164億美元和154億美元;當月中國、瑞士和中國臺灣減持美債,瑞士凈賣出規模顯著,達173億美元。

具體來看,英國持倉規模重回上漲,當月增持164億美元美債。此前,歐元區收益率水平不足以填補票息收益的情況下,美債吸引力較歐債稍強,歐美貨幣政策逐漸同頻,歐洲買家選擇配置美債資產。

日本方面,倉位暫停“兩連降”,2月小幅增倉32億美元,近兩個月倉位變動不大,目前倉位達13063億美元,仍穩居美國第一大債主。回顧2021年,日本多數時間(7個月份)選擇增持美債,全年同比增持527億美元。

中國方面,倉位出現“三連降”,美債持倉環比減少53億美元,倉位回落至10548億美元,近三個月累計減少260億美元。據新華財經計算,2021年全年,中國累計減持36億美元美債,減持力度較大的月份包括是5月、6月、8月和12月,分別減持177億美元、165億美元、213億美元和122億美元。增持力度最大的月份是2021年1月,增持229億美元。

此外,中國持有美債規模的歷史最高點為2013年11月,達到了1.32萬億美元。回顧近三年的走勢,中國多數月份選擇減持美債,但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間,中國連續四個月買入美債,創2017年以來最長連增月數,期間累計買入美債超500億美元。

其他數據顯示,美國1月長期資本凈流入1417億美元,前值為588億美元;當月國際資本凈流入1626億美元,此前一個月修正值為2874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總計77136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海外持倉中,有53.99%為各國/地區官方持有,其中高達93.32%的債券為中長期美債。

美債總額不斷擴張 短期收益率吸引力暗藏風險

美國債務時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美國未償還公共債務總額為30.387萬億美元。據悉,美國國會授權的許多聯邦疫情援助計劃已經過期,留給美國人的財政援助比疫情早期要少。同時,美國通貨膨脹正處于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已發出信號將提高短期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場借貸狂潮對于幫助美國從疫情中恢復是必要的,但它給美國帶來了比其經濟規模還要龐大的債務負擔,出現了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赤字水平。這場揮之不去的疫情減緩了美國經濟復蘇的勢頭,美國通貨膨脹率高企,使得加息的可能性上升,而這可能還會增加美國的財政負擔。

“在我們危險的財政軌跡上,(債務)突破30萬億美元顯然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彼得·保爾森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表示:“在新冠疫情前很多年,美國走的就是一條不可持續的結構性財政道路,因為我們的收入不能為規劃的項目提供足夠的資金。”

目前市場對于美債前景的擔憂因素頗多,包括通脹抬升、美元資產貶值和美聯儲減少購債等,機構表示,如果美聯儲快速退出量化寬松并最終不再為美債買單,那么當初選擇套利的全球央行對美債的需求可能降低。

美聯儲加息縮表進程開啟 美債收益率流動性遭遇危機

今年前兩個月,美債收益率快速攀升后持穩,從2021年底的1.5%一路上行至2%以上,此后階段性高位整理,月度峰值達到2.05%,較去年12月的低谷高出60bp。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2.827%,已經和中債收益率倒掛。

業內人士表示,縮表與加息同步進行,美債收益率的上行之路可能剛剛開始。除非見到美國核心CPI拐頭向下,否則美債收益率上行至2022年中下旬是大概率事件,美債市場流動性也面臨較大壓力。

美銀利率策略負責人馬克·卡巴納(Mark Cabana)此前建議決策者對美國國債市場的基礎交易環境進行全面徹底改革。他警告說,美債這個全球最大債券市場交易環境十分糟糕,而且隨著美聯儲史上最大量化寬松行動(QE)的收官,這種局面還會進一步惡化。

3月初,彭博的一項美債流動性指數惡化達到2020年以來最差水平,部分原因是監管機構對銀行業杠桿的限制令銀行難以保持足夠數量的美債庫存。這促使部分機構加大對美國財政部的呼吁,希望其能夠考慮采取更多流動性支持措施,包括回購舊證券、減少交投最不活躍的國債招標規模等。

高盛首席利率策略師派若溫·克雷帕提(Praveen Korapaty)也表示,預計美債市場的運作將繼續面臨一定挑戰,在美聯儲沒有“后備”支持的情況下,要再過一段時間等地緣政治局勢更明朗后,流動性才會出現實質性改善,也就是說,收益率無序大幅波動的風險仍存在。

花旗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債市場流動性差的問題仍然沒有改觀, 波動率上升暴露了國債市場的核心軟肋。收益率大幅波動,地緣問題引發資金涌入債市避險,而美聯儲不斷出臺的緊縮計劃和加息進程,將繼續提振空頭。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