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四(4月14日)延續偏強震蕩,活躍品種多數收漲。其中,原油及相關品種漲幅居前,液化石油(LPG)、低硫燃料油(LU)均收漲3.2%,攜手領漲商品市場;SC原油終盤也收高2.64%。油脂、黑色系商品的主要品種也不同程度走高,其中焦炭收漲近3.2%,棕櫚油、菜油和豆油也均漲超1%。跌幅排行方面,蘋果繼續弱勢下行,終盤收跌2.48%二度領跌商品市場;滬鋅、玻璃也分別收跌1.99和1.42%。
截至14日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225.31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75點,漲幅0.78%。全天商品期貨市場累計凈流入資金27.22億元。
文華商品指數4月14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油氣持續強勢 焦炭主力合約漲超3%
4月14日,油氣價格依舊維持強勢,盡管目前市場對油價后期走勢有所分歧,但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供應擔憂依舊支撐著油氣價格的強勢,14日國內商品市場LPG、LU主力合約漲超3%;原油主力合約漲超2%。而對于漲幅居首的LPG來說,盤面支撐主要來自成本端原油價格的強勢和國際液化氣價格的堅挺。從基本面來看,盛達期貨表示,供應端,因煉廠檢修較多,供應維持相對低位;需求端,隨著天氣轉暖,取暖和民用需求進一步減弱,加之疫情嚴重,整體需求呈現下滑趨勢,化工PDH裝置低利潤繼續壓制開工率,總體而言,LPG需求偏弱不足以支撐價格后期的上漲。
供應趨緊推動焦炭14日漲超3%。據我的鋼鐵網(Mysteel),近期太原清徐地區突發疫情,運輸管控再次加嚴,現已有焦企因焦煤采購困難而主動減產,不排除個別焦企因原料不足引起燜爐情況。物產中大期貨數據也顯示,上周全樣本獨立焦企廠內焦煤庫存可用天數從14.6天下滑至14.1天;當前,山西地區部分焦企因原料緊張已被迫限產20%—30%,少數已達到40%—50%,焦炭供應趨緊,焦炭總庫存維持低位,較去年同期下降14%。反觀需求端,市場期待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消退,高爐開工率將逐步回升,鐵水產量回升。這使得機構對未來焦炭走勢仍偏樂觀。
滬鋅減倉跌近2% 玻璃弱勢下挫逾1%
在有色金屬多數收漲的背景下,滬鋅、滬鉛14日震蕩收跌。其中滬鋅主力合約收跌近2%,跌幅僅次于蘋果;滬鉛則震蕩收跌0.52%。在前一交易日刷新近十四年新高至28995元/噸的高點之后,滬鋅遭遇多頭獲利明顯。14日盤中,滬鋅主力合約累計減倉超9500手,資金凈流出4.70億元。鋅供應偏緊的基本面吸引了資金炒作,推動鋅價一度畢竟29000元/噸關口。但金源期貨也提示,雖然外盤鋅市場擠倉風險依然存在,但國內鋅市供需雙弱,滬鋅當前走勢較基本面有所背離,價格波動更多受到資金推動。這意味著,隨著資金減倉離場,滬鋅14日減倉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玻璃在前一交易日跌近3%之后,14日跌幅明顯是收窄,主力合約終盤僅收跌1.42%。近期玻璃基本面矛盾不明顯,市場對后期需求預期向好和現實訂單較少的矛盾依然存在。據東海期貨介紹,目前玻璃現貨市場,終端需求未啟動疊加疫情影響,下游深加工訂單不佳,現貨偏弱運行,基差走弱;不過宏觀面國常會指出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海外地緣政治未決,商品價格整體支撐較強。綜合影響下,東海期貨認為,玻璃下游訂單不佳,期價偏弱震蕩。
其他品種方面,蘋果連續第二日領跌商品市場,主力合約14日終盤收跌2.48%;瀝青、乙二醇、PTA等也不同程度收跌,但跌幅均未超過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