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三(4月13日)偏強震蕩,活躍品種漲跌互現。其中滬鎳、燃料油和SC原油三品種大漲超5%,強勢領漲商品市場;瀝青、低硫燃料油(LU)、液化氣等品種漲幅在3%左右及以上。下跌品種方面,蘋果“高處不勝寒”,尾盤以3.19%的跌幅領跌商品市場,20號膠、滬錫、玻璃等8個品種也收跌超1%。
截至當天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222.95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60點,漲幅0.72%。全天商品市場累計凈流入資金20.0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萎縮。
文華商品指數4月13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供應憂慮推漲滬鎳滬鋅 原油系商品大幅反彈
4月13日,由于市場供應憂慮仍存,滬鎳主力合約領漲商品市場,漲幅達5.47%;滬鋅主力合約盤中漲幅超5%,創2007年7月以來新高,最終收漲3.20%。據國泰君安期貨介紹,四方面情況凸顯了當前國內鎳市緊張的局面:一是國內鎳鐵資源偏緊;二是受環保督察影響,部分運輸或生產受限;三是2204合約的交割資源充足,但是本周開始倉單庫存再次出現低位去化的趨勢;四是內外價差為歷年同期絕對低位,進口利潤倒掛導致市場對于精煉鎳的進口存在擔憂。鋅也同樣面臨供應偏緊的問題。據一德期貨分析,除了海外鋅市強勢引導外,3月中旬之后,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限制了冶煉廠原料的運輸,國內煉廠產量壓縮,加之下游企業長單和剛需采買,國內鋅錠庫存出現被動去化。
但是,機構也提示稱,盡管供應偏緊支撐推漲鋅鎳價格,但目前疫情仍舊壓制終端消費,需警惕利多因素減弱引發的價格回落風險。
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反彈的帶動下,國內原油系商品期價13普遍上漲,原油主力合約漲超5%;瀝青、LU主力合約漲超3%;LPG漲超2%。雖然12日EIA報告下調了原油需求預期,但地緣風險仍舊讓市場保持著對原油供應端緊張的擔憂。OPEC秘書長巴爾金多指出,由于當前以及未來的相關制裁行動,可能會導致俄羅斯原油出口每天減少700萬桶,考慮到當前的需求前景,想要彌補這部分的缺口幾乎是不可能的。對于后市,恒泰期貨認為,在下探至關鍵阻力位后,目前油價的反彈具有明顯的博弈性質,反彈持續性存疑。但考慮當前原油市場供應依舊緊缺,在低庫存、低供應的情況下,二季度油價大概率保持在高位。
蘋果日內跌超400元 20號膠弱勢跌逾1%
清明節后連續沖高的蘋果13日盤中大幅波動。主力合約早盤一度漲超1%,并刷新當前主力10合約近兩年來的新高至9218元/噸,但午盤期價增倉回落,終盤收報8812元/噸,跌幅3.19%,領跌市場,收盤價自日內高點回落超400元。低庫存、花期天氣炒作、成本和需求階段性回升,共同推動了蘋果期價4月以來幾乎單邊上漲。相比期貨盤面的大幅波動,蘋果現貨行情卻相對平穩。據中果網,13日蘋果產區交易平穩,但隨著果農手中余貨減少,調貨客商從存貨商手中拿貨的情況有所增加,同時受賣家惜售影響,產區行情繼續維持穩中偏硬的態勢,尤其山東產區價格仍有小幅上漲。有機構分析稱,當前果樹陸續進入花期,短期市場仍有炒作產區伐樹、開花等因素的可能,階段期價高位震蕩后回落,但趨勢或仍未變。
20號膠主力合約13日也在尾盤增倉回落,終盤收跌1.55%,跌幅僅次于蘋果。受下游輪胎廠開工偏低的影響,滬膠和20號膠在主要化工品種表現偏弱。盡管青島橡膠庫存快速累積的趨勢有所放緩,但需求偏弱的基本面壓力下,使得膠價難獲上漲動力。在華泰期貨看來,一方面因疫情影響,橡膠的現實需求差,且國內部分輪胎廠因物流阻礙還在降低開工率。另一方面則因盤面價格已經跌至國內原料成本下方,因此,膠價短期呈現上下兩難的局面。預計國內疫情對橡膠的供應和需求均產生一定影響;低估值下,在國內疫情沒有穩定之前,膠價或延續震蕩。
關鍵詞: 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