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1.2%,同比增長8.5%,同比漲幅創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值。分析人士認為,美國CPI同比飆升主要受俄烏沖突、供應緊張以及強勁的消費者需求推動。由于美國經濟持續面臨高通脹環境,經濟衰退風險正在積聚。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美國通脹率已連續六個月超過6%,遠高于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標。當月,CPI環比和同比增幅均較2月繼續明顯擴大,凸顯美國通脹形勢日益嚴峻,能源、居住成本以及食品價格均明顯攀升。
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上漲0.3%,漲幅較2月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5%,是1982年8月以來最高值。
具體來看,商品價格繼續高位徘徊,而服務價格持續持續攀升。3月服務價格較上年同期增長5.1%,為1991年以來最大漲幅。尤其是旅游成本大大增加,機票價格環比大幅上漲了10.7%。包括房租和酒店住宿在內的居住成本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5%,同比漲幅也來到5%,同比漲幅較2月有所擴大。居住成本占CPI比重高達約三分之一。
商品價格方面,俄烏沖突及后續對俄能源禁運等制裁措施加劇對全球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擔憂,全球油價飆升。當月美國能源價格環比增長11%,較2月的環比增幅3.5%明顯上漲;同比上漲32%。其中,汽油價格環比增長18.3%,同比劇增48%;燃料油價格(Fuel oil)環比上漲22.3%,同比飆升70.1%。食品價格環比增長1%,同比上漲8.8%,創1981年5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二手車價格則環比下降3.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幅攀升35.3%。
分析人士認為,3月美國CPI大幅上漲,主要反映了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考慮到俄烏沖突及其后續影響仍在持續、全球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情況仍未好轉,以及美國消費者對旅游等服務需求增加,美國通脹水平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回落至2%。
同時,由于勞動力供應持續緊張,企業為吸引和留住合格員工而提高工資,也不利于美國通脹形勢好轉。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最新公布的3月工資追蹤數據顯示,當月員工平均時薪同比上漲6%。亞特蘭大聯儲認為,這是“通脹壓力繼續擴大的癥狀”。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正在從新冠疫情導致的衰退中復蘇,持續高通脹將對經濟蓬勃增長造成不利影響。美聯儲前理事勞倫斯·林賽(Lawrence Lindsey)近日表示,由于“高通脹正在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正大幅削減支出。未來美國通脹率很可能將繼續攀升,且“很快”升至環比增幅超過1%的程度。
林賽說,高通脹將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約2個百分點。而自2021年初以來,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已經下降了2.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員工薪資漲幅無法跟上通脹增速,導致美國家庭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當天勞工部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3月員工平均時薪同比增長5.6%,但經通脹因素調整后該指標不增反降,同比反而減少2.7%,為連續第12個月下降。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消費者對短期通脹走勢更加悲觀,預計一年后美國通脹率將升至6.6%,遠高于2月預測的6%。不過消費者對長期通脹走勢變得樂觀,預計未來三年通脹率有望降至3.7%,低于2月預測的3.8%。
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認為3月CPI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已經見頂。凱投宏觀高級美國分析師安德魯·亨特(Andrew Hunter)認為,3月核心通脹壓力“似乎終于開始緩和”,同時能源價格同比漲幅有所回落。這意味著3月通脹率或將“見頂”。
BMO資本市場公司高級經濟學家薩爾·瓜蒂耶里(Sal Guatieri)指出,由于能源成本有所回落,近期持續升溫的核心CPI在3月出現“可喜的”降溫。
萬神殿宏觀經濟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也認為,盡管核心CPI能否持續快速下滑仍待觀察,但總體而言3月CPI報告是“令人鼓舞的”。他指出,未來美國物價走勢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二手車價格走勢。
美聯儲二把手、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當天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指出,核心CPI增幅放緩是一個“受歡迎的”進展。不過,美聯儲也將在未來的政策決定中面臨如何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收緊貨幣政策等難題。
彭博社經濟學家安娜·王(Anna Wong)和安德魯·赫斯比(Andrew Husby)表示,核心商品通脹增長放緩部分被服務通脹上升所抵消,“凸顯美聯儲在抑制價格壓力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他們指出,美聯儲需迅速加息抑制通脹。但如果商品需求持續降溫,美聯儲可能無需像市場目前預期那般大幅加息。
在結束3月貨幣政策會議后,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到0.25%至0.5%。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會議上大幅加息50個基點并啟動資產負債表縮減進程以應對失控的通脹。
根據路透社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102位經濟學家中有85位預計美聯儲或在今年5月和6月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上連續加息,每次會議分別加息50個基點;56名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將在6月會議上繼續加息50個基點。這也意味著,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有可能在6月會議后升到1.25%至1.5%之間。
荷蘭國際集團首席國際分析師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認為,鑒于美聯儲官方口徑的轉變以及通脹壓力已遍布幾乎所有經濟領域,美聯儲將在5月、6月和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分別加息50個基點。
奈特利同時警告稱,為重獲對通脹和通脹預期的控制,美聯儲認為有必要快速大幅加息,從而增加了政策失誤的可能性,或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根據路透社經濟學家的預計,2023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高達25%,未來兩年中出現衰退的可能性高達40%。有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有可能最早于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下調利率以應對逐步放緩的經濟增長率。
林賽也認為,美國經濟將很有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再次經歷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