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寧股份(002978)公告稱,擬投資100億元建設鈦(合金)材料全產業鏈項目,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自籌資金。值得注意的是,安寧股份此次投資總額是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近7倍。
五年擬投資100億元
公告顯示,安寧股份與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能源級鈦(合金)材料全產業鏈項目投資合同書》。
據了解,該項目主要內容為海綿鈦及配套生產線、鈦(合金)材料鑄錠、軋制加工生產線,項目總規劃投資預算為100億元,分三期投資建設,首期投資55億元、二期投資25億元、三期投資2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計劃建設周期24個月,全部三期項目計劃建設周期60個月。
安寧股份表示,此次投資是為充分發揮攀枝花釩鈦資源優勢,實現公司戰略布局及長遠規劃。公司認為,國內鈦產業長期缺乏規模化生產、質量長期穩定、性價比高的鈦材,嚴重制約了鈦應用領域的拓展。因此,計劃通過此次投資建設“釩鈦磁鐵礦-海綿鈦-鈦錠、鈦板-能源級鈦(合金)材料”全產業鏈項目。
有市場人士指出,中國海綿鈦行業產能利用率較低,高端產能仍不足,目前主要依賴進口,而高端海綿鈦附加值較高,因此,中國海綿鈦進口單價為0.76萬美元/噸,出口單價為0.51萬美元/噸,兩者價差明顯。
安寧股份在3月22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鈦精礦的下游產品主要為鈦白粉和海綿鈦,兩個產品都是不可或缺材料,行業前景好。公司的戰略之一就是橫向并購資源,公司一直在努力尋找好的資源進行并購。
信達證券分析認為,國內廠商方面,據百川盈孚統計,產能超過2萬噸的海綿鈦企業主要有百盛鈦業、湘晟新材、金達鈦業、遵義鈦業、雙瑞萬基和攀鋼釩鈦,產能分別為3.5萬噸、3萬噸、2.5萬噸、2.5萬噸、2.3萬噸、2萬噸,因此,在不考慮其他企業擴產的情況下,安寧股份6萬噸海綿鈦產能建設完畢后,將成為全球海綿鈦最大的生產商,有望重塑行業格局。
股價階段跌幅逾四成
事實上,安寧股份在2021年受益于鈦白粉行業景氣度不斷上升提振,公司業績在去年實現了明顯增長,創造了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最好業績。
安寧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3.03億元,同比增長40.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4.35 億 元 , 同 比 增 長104.85%。公告顯示,安寧股份本次投資項目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以此計算,公司此次項目投資需要投入近7倍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
年報顯示,安寧股份鈦精礦主要用于生產鈦白粉及海綿鈦,其中90%集中在鈦白粉的生產。那么,安寧股份在加大海綿鈦等產業鏈的投入后,是不是意味著公司鈦白粉的占比會下降?卓創資訊鈦白粉分析師田曉雨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目前行業發展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原鈦礦產能下發展海綿鈦,鈦精礦的供應量減少;二是在發展海綿鈦產業鏈同時,擴充鈦礦原礦產能。
田曉雨表示,從目前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看,行業內部會更偏向于后者,或者是還有剩余的鈦礦原礦的產能利用。因為鈦白粉需求持續增長,帶動了鈦白粉產量持續上行,未來2-3年,鈦白粉新增產能的預期規模較大,這就對國內鈦精礦的供應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上述問題,金融投資報記者致電安寧股份董秘辦公室,但電話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不過,安寧股份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表現卻與其業績產生了背離。從股價表現看,去年上半年鈦白粉板塊個股上漲明顯,但均在9月到達高點后回落,安寧股份也不例外。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8月末至今,安寧股份股價已下跌超四成。截止4月6日收盤,安寧股份報收38.60元,自去年8月31日65.65元的高點已回落41.40%。(本報記者 劉敏)
關鍵詞: 五年擬投資100億元 安寧股份 股價走勢 業績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