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將于4月6—8日舉行本財年第一次雙月貨幣政策會議,并將于8日宣布新的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立場。盡管印度國內通脹壓力持續上漲,但考慮到印度經濟增長動能的明顯減弱,印度央行或進一步提高通脹容忍度,政策重心依舊放在促進經濟增長上,不會為通脹所擾動。
印度央行本次會議的背景之一是印度國內通脹的持續上漲。在今年前兩月,印度國內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已經連續超出印度央行設立的6%中期通脹目標,分別達到6.01%和6.07%。3月份的數據還沒公布,但考慮到印度國內燃料價格、食用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印度3月份的CPI或仍將在6%以上。
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此前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印度2021/2022財年的第四季度(即2022年1至3月)基于CPI的通脹率為6.0%,2022/23財年的第一季度(即2022年4至6月)為5.5%。這大大超出了印度央行此前的預期。在2月份的雙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預期印度通脹在1月份到頂,然后會逐月下降,今年1至3月的平均通脹率將在5.7%左右。
早在去年12月份的雙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行長達斯就指出,央行需要對印度的通脹保持警惕,需要對通脹的發展加以密切監測。印度經濟研究機構Crisil的首席經濟學家Dharmakirti Joshi指出,如果國際原油價格平均為每桶85-90美元,印度平均通脹率將在2022/23財年保持在5.4%的水平。如果當前的地緣政治沖突持續下去,印度通脹發展趨勢將堅定地向上移動。
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度央行在本周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實施加息。
首先,印度的通脹更多的是一種輸入性通脹,央行加息對平抑通脹效果不會很明顯。由于印度80%的原油、95%的菜籽油均依賴國際市場,國際市場這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將很快傳導至印度國內,引發印度國內通脹。自3月22日起,印度國內的汽柴油零售價格已經持續上漲。
印度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之一的Michael Debabrata Patra指出,“印度通脹飆升不是由需求過度驅動,而是由供應不足驅動。貨幣政策的作用是使需求與供應保持一致。當通貨膨脹由需求驅動時,貨幣政策可以穩定通貨膨脹和增長。當通貨膨脹是由供給不足推動時,貨幣政策就無法發揮穩定作用。印度央行將面臨一個選擇:要么接受一段時間內的更高通脹,要么準備為破壞需求負責。”
同時,印度經濟增長動能已經明顯減弱。最新的數據顯示,印度制造業擴張速度放緩。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個月的54.9放緩至54.0。IHS Markit印度經濟學家德利瑪指出,3月份,印度制造企業的海外訂單在減少。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印度制造業的投入成本在增加,企業不得不提高銷售價格以維持利潤。同時,印度制造業企業家非常擔心價格上漲壓力,“目前,印度的需求已經足夠強勁,足以承受價格上漲,但如果通脹繼續加快步伐,我們可能會看到制造業更顯著的放緩。”德利瑪說。
另外,外部的不確定性,包括地緣政治緊張、美國貨幣政策收緊、世界經濟增長的反復等,都將對印度經濟增長產生明顯外溢影響,在2月初結束的印度央行雙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指出,自去年12月的雙月貨幣政策會議后,奧密克戎的迅速傳播和相關限制措施,抑制了全球經濟活動。1月份,全球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51.4,為18個月以來的低點,服務業和制造業均疲軟。
這也使得印度經濟增長前景蒙陰。已經有多家機構下調了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印度評級機構ICRA已將印度2022/23財年的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8%下調至7.2%。
但上調利率不會緩解通脹,反而會打擊已經放緩的經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央行或將不得不上調通脹容忍上限,將政策重心放在促進經濟增長上。3月21日,印度央行行長達斯表示,印度央行能夠很好處理好經濟增長面臨的不利因素,將繼續以流動性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這或許可以看成印度央行目前的基本態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