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后滬指震蕩回升翻紅,午前小幅下挫再次翻綠,深成指、創業板指則逐步走弱,其中創業板指一度跌超1.5%。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1%,報3263.19點;深成指跌1.01%,報12140.51點;創業板指跌1.45%,報2657.67點。
熱點板塊
盤面上,房地產、物業管理、仿制藥、水利建設、水泥建材、鈦白粉、工程建設等板塊漲幅靠前,鋰礦、有機硅、水產養殖、中藥、NFT概念、多元金屬、電子身份證等板塊跌幅靠前。
盤面解讀
國盛證券表示,周三A股迎來長陽線補漲,北向資金大幅流入創去年10月份以來最高,大金融、大藍籌出現止跌反彈走勢,在國內穩增長、寬貨幣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一波像樣的反彈,滬指短期若站穩3280點一線,有望挑戰3350點前期平臺位置,而科技類的補漲是帶動市場人氣的關鍵,數字經濟、半導體、新能源等題材的企穩非常關鍵,此前的基建、地產的暴漲證明資金總是流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短期關注有業績保障的半導體方向。
東吳證券認為,指數結束兩天的徘徊猶豫,周三以一根光頭光腳的大陽線再次開啟反彈模式,短線看只要地產這條主線不啞火,市場延續反彈的可能性較大。但由于中線的下降趨勢想要扭轉需要時間,未來階段可能類似18年下半年的反復震蕩拉鋸,操作上注意節奏,緊抓主線從操作上看勝率更大一些。
消息面上
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中選品種陸續落地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見》,結合人工關節采購、配送、使用及伴隨服務特點,確保中選產品及時供應,促進醫療機構規范使用集采品種、規范提供相關醫療服務。2021年9月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的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價82%,集采中選品種陸續在各省份落地。
基礎電信運營商業績回暖 5G建設帶來回報
日前,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2021年業績報告悉數出爐,呈現集體回暖態勢。整體來看,2021年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計實現營收1.61萬億元,凈利潤約1484億元。三大電信運營商業績為何集體回暖?專家認為,數字化轉型業務帶來的新增長點是三大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同時,5G業務也表現亮眼,此前高投資終于迎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