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31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人民銀行定調貨幣政策 結構性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日召開的2022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專家預計,貨幣政策將著力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支農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支持。
?強者恒強 年報折射公募行業盈利格局穩固
截至3月30日,已有3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披露了2021年度營收數據,絕大多數公募“吸金”能力進一步增強。招商基金凈利潤同比增長77%,浙商基金、中海基金等小型機構在2021年由虧轉盈。“強者恒強”在行業中愈發明顯,中小型基金公司生存狀態呈現分化格局。
?市場格局生變 新能源車企變陣鏖戰下沉市場
近年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逐漸由“政策驅動”向“市場主導”轉變。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乘用車區域市場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一二線城市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三四線城市需求加速釋放。眾多車企將目光瞄準廣闊的下沉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下沉市場有著更大的消費訴求,而在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斷攀升的過程中,消費下沉的趨勢將會更加顯著。
上海證券報
?六大行年報解析:信貸投放力度更大 資產質量整體向好
2021年全年,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483.38億元、2411.83億元、2165.59億元、3025.13億元、875.81億元、761.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3%、11.70%、12.28%、11.61%、11.89%、18.65%。各大行歸屬股東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較上年有較大提升。展望今年的經營,國有大行管理層表示,將強化對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相信有能力繼續讓利實體經濟,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四家龍頭房企250億融資獲批
3月30日,旭輝、碧桂園、龍湖、越秀等4家地產龍頭企業共計250億元中期票據已獲交易商協會注冊通知書。此前一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自律管理服務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舉措的通知。通知提出,持續做好民企發債融資服務。多位市場人士表示,當前房地產企業的短期風險在逐步釋放過程中,對經歷調控后的房地產業充滿信心,房企融資環境正在持續改善。
?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導體零部件 萬業企業參股公司獲增資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在圍繞半導體產業,一步一步扎牢產業基礎。最新的動向是,大基金開始布局半導體設備零部件。3月30日晚間,萬業企業披露,大基金二期、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向公司參股子公司浙江鐠芯分別增資3.5億元、0.4億元。增資浙江鐠芯是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領域,意味著其對半導體零部件環節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和重視,有助于打造更為完整的本土半導體產業生態圈。
?設立供應商員工發展基金 蘋果支持中國智能制造發展
3月30日,蘋果宣布在全球范圍內設立5000萬美元的供應商員工發展基金,預計到2023年將有超10萬名供應商員工參加新的學習項目。“中國的供應商企業在蘋果全球的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在這里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很多項目也是從中國開始,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蘋果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這項新的教育項目也將率先在美國、中國、印度和越南啟動。“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我們的工作重點。”
證券時報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鋰電上下游冰火兩重天
在原材料上漲的壓力下,鋰電企業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與此相反,處于鋰電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企業業績紛紛暴增。3月30日晚間,天能股份發布了2021年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7.2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7億元,同比減少約40%。3月30日晚間,贛鋒鋰業發布的年報顯示,2021年其營業收入111.6億元,同比增長1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28億元,同比大增410%。
?明星基金隱形重倉股相繼曝光 透露投資新動向
基金產品的十大重倉股對基金凈值貢獻最大且曝光度往往較高,而隱藏在基金產品持倉排名第11位至20位的重倉股對基金凈值的貢獻同樣不容忽視。基金年報披露了基金產品的全部持股情況,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隱形重倉股市值甚至能排進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如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持有晨光股份18億元市值,僅排在該基金持股的第12名,但該基金已是晨光股份的第三大股東。
?眾多私募擺脫清盤掙扎 逾2000只產品凈值站上0.8
3月30日,上證指數上漲近2%,創業板指數大漲4%,深滬兩市合計成交9584億元,市場情緒大幅回暖。在預警線和清盤線邊緣掙扎的私募基金,也迎來曙光。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累計凈值在0.80以下的產品有1624只,累計凈值在0.75以下的產品則有1189只。若以0.8為傳統的預警線,截至3月25日共有4162只產品低于0.8,這也意味著最近3個交易日,已有2538只產品凈值回升至0.8上方,不少私募的投資壓力明顯緩解。
證券日報
?用煤“壓力山大” 多家水泥企業2021年增收不增利
在已經發布年度報告的水泥上市企業中,10家企業去年的歸母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7家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上述企業均在年報中表示,煤炭價格上漲對公司成本影響較大,從而影響業績同比下滑。進入2022年3月份,全國多地水泥價格上調。有分析人士認為,2022年,水泥依舊會面臨高成本所帶來的壓力,但隨著需求的緩慢回升以及高增速的基建與固定資產投資落地,行業盈利能力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
?26家上市券商亮出2021年成績單 9家邁入凈利潤“百億元俱樂部”
隨著首批上市券商2021年年報的披露,業績輪廓已逐步顯現,行業繼續演繹“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已有9家頭部券商邁入凈利潤“百億元俱樂部”。同時,部分中小券商已逐步打開局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和中信建投凈利潤均超100億元,分別為:150.13億元、133.46億元、128.27億元、116.45億元、108.54億元、107.78億元、104.3億元、102.39億元。
?手續費上漲引爭議 微信支付:在高速行業投入成本大且長期虧損
日前,安徽交通一卡通控股有限公司將停止提供微信支付服務一事,在業界持續發酵。3月30日,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針對該事件回應稱,目前,ETC記賬卡服務在安徽地區仍可正常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費率調整后與該商戶進行了充分溝通且簽署了相關協議。我們剛剛被告知,安徽交通一卡通單方面終止了協議”。記者致電安徽交通一卡通公司官方客服核實相關情況時,該客服表示,“由于微信支付手續費不斷上漲,已經超出我公司承受范圍之內,所以目前安徽ETC的APP不能用微信支付充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