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重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在國家全方位開放和服務業創新發展的示范帶動作用,日前,重慶出臺《重慶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區、示范園、示范項目建設方案》,明確在三年試點期內,重慶將按年度分別創建3個綜合試點示范區、5個綜合試點示范園、10個綜合試點示范項目,并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改革監管模式、優化市場環境,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堅持首創性、差異化探索,創建一批體制機制新、開放程度高、營商環境好的示范區和示范園,實施一批具有中西部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項目,助力重慶打造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先行區。
“重慶市優勢區縣和相關單位正在積極申報創建。”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將以突出典型帶動、示范引領,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助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
對于綜合試點示范區,該方案提出申報單位應建立完備的服務業開放發展體制機制,建立綜合試點推進機構,立足自身稟賦基礎,聚焦重點領域,發揮比較優勢,推動綜合試點任務落地落實。
同時,服務業產業基礎和服務業開放發展環境是綜合試點示范區建設的必備條件。其硬核條件包括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應超過60%,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超過50%,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配套體系相對完善、在推動服務業產業集聚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產業帶動能力強,擁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重點外資項目,集聚行業龍頭企業和全市行業重點企業;產業創新支撐能力強,擁有一批較高水平的創新企業、載體、平臺和人才,協同創新體系較為完善;服務業開放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在全市具有明顯優勢,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銜接貫通,數據、法治、人才、金融等政策要素保障完備;擁有需求牽引、政府引導、市場配置資源、市場主體參與的良性機制,能夠有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此外,改革創新成效顯著和試點賦能經濟發展成效顯著也是綜合試點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條件。《方案》提出,一方面,要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金融、數據、科技、人才、醫療、通關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具有首創性、差異化制度創新成果案例。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綜合試點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推動服務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服務貿易額等服務業開放發展指標實現明顯提升。
而在綜合試點示范園、示范項目建設上,該方案提出示范園應有發展目標明確、主導產業突出、業態鮮明等特點,并已形成一定服務業產業集群;在服務業重點行業領域擁有全市行業內規模或技術水平領先的骨干企業、創新企業,發揮較好的帶動引領效應;園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或增速、新增服務業項目、外資項目數量等服務業開放發展指標在全市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
綜合試點示范項目應為健康醫療、商貿文旅、投資便利和物流通關、人才、法治保障等重點服務業領域的重點建設項目,或有利于服務業開放發展的制度創新、模式創新等重點案例經驗。項目應對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和帶動性,在重點領域作出積極探索或較大貢獻,對產業發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
據悉,重慶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圍繞打造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先行區這一目標,重點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超瞬態實驗裝置、長江模擬器等重大科學裝置建設,長江上游種質創制科學裝置啟動運行。獲批成為西南地區唯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率先成為全國唯一“水陸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獲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人力資源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成立重慶知識產權法庭,獲批設立成渝金融法院。建立全國首個聚集和培養數字經濟人才的“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正式掛牌。綜合試點賦能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服務業量質提升。2021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兩年平均增長5.9%,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1%。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51家,同比增長22.3%。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區、示范園、示范項目建設為抓手,通過制度創新、項目落地、示范帶動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建立支持示范區、示范園和示范項目的協調機制,對示范引領效應突出的區、園和項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實現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陳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