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29日早間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季末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開展1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10%與此前持平;鑒于當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300億元。這也是人民銀行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將逆回購操作量維持在千億元量級。
在逆回購持續加量的呵護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整體較為平穩。有交易員表示,當前本土新冠疫情形式仍然嚴峻,金融重鎮上海管控力度升級,央行連續發力投放,除對沖季末及稅期延后疊加的壓力之外,可能也包含了維穩市場情緒的考量。
受跨月疊加季末因素影響,銀行類機構和非銀金融機構間的質押式回購價差進一步擴大。截至發稿,DR001、DR007、DR014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報1.7144%、2.1259%、2.4202%,R001、R007、R014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報3.4000%、3.6860%、2.9670%;相同期限品種間利差升至168.56BP、156.01BP、54.68BP。
宏觀經濟研究員王好認為,從目前情況看,人民銀行向市場適度釋放跨期流動性,有助于穩定跨期資金價格和市場預期,屬于正常操作。跨季結束后,資金面將恢復常態,央行大概率也將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預計清明節假期不會對流動性產生明顯擾動。”王好說。
談及下一步貨幣政策變化,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結合監管層表態來看,當前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為穩增長。2月金融數據略低于預期存在季節性及暫時性因素擾動,在明確的政策基調下,預計人民銀行近期有降準可能,旨在發力寬信用、穩增長,3月金融數據將繼續總量多增、結構改善,有望呈現亮眼表現。
而基于監管層此前關于“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的部署,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一方面,意味著貨幣政策將繼續靠前發力、精準發力,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尤其要通過為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流動性,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中長期信貸支持,使資金能夠更加精準高效地注入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在當前疫情波及范圍較大的背景下,特別需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和企業的支持力度,穩定其資金鏈,確保其穩健經營和加快恢復。
考慮到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開啟加息周期后,美債收益率一路上行,有市場人士擔心海外貨幣政策收緊以及中美利差縮窄會對國內貨幣政策節奏產生擾動,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認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增強自主性,不會因為美聯儲加息而明顯收緊。內外壓力下,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有條件進一步向寬松方向進行更具實質性的調整,從而鞏固市場信心、推動形成積極的預期。目前降準仍然可以期待,利差和匯率不會成為貨幣政策的制約。
受資金面變化影響,29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至14天品種整體下行,其中隔夜品種下行逾20BP。具體來看,隔夜Shibor跌21.90BP,報1.7270%;7天Shibor跌4.30BP,報2.1450%;14天Shibor跌8.40BP,報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