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陸續披露,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的最新動向也逐漸浮出水面。
從已經披露的2021年年報看,截至3月22日,共有58家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的身影,主要涉及化工、電子、生物醫藥三大業績穩定增長行業。
“整體來看,2021年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的持倉延續此前趨勢,主要集中布局在前景較好、景氣度較高的行業。”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究其原因,陳靂認為,化工方面,2021年行業整體利潤情況較好,未來發展前景良好,相關企業業績確定性較強。一方面,“雙碳”政策推動下,新能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帶動眾多化工產品的需求,帶動一系列上游原料需求持續增長,助力行業保持高景氣;另一方面,國內能耗雙控,疊加國外疫情等對供應鏈的影響,化工多個細分領域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為企業打開盈利空間。電子板塊方面,以半導體、芯片為首的產業“卡脖子”壓力明顯,推動國產替代需求不斷增長,推動產業實現較快發展。同時,受下游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需求持續增長刺激,半導體、面板、元器件等多個細分領域行業景氣度持續,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醫藥方面,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相關疫苗及醫療器械板塊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實現較快增長,預計2022年醫療需求將持續釋放,疫苗、醫療器械等行業業績將持續兌現,目前經過前期回調,醫藥板塊已回歸較合理估值區間,未來板塊上漲空間較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化工、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發展迅猛,符合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長期發展前景廣闊,基本面扎實。因此,相關企業具有較好成長性。機構進行布局表明其傾向于長期價值型投資。同時,也可助力新興行業加快發展壯大。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在上述58家公司中,有46家2021年凈利潤實現同比上漲,其中14家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在增減持方面,以社保基金為例,與去年三季報相比,社保基金持有的50家公司中,有26家為新進或增持。其中,中興通訊、三友化工為減持最多的個股;紫金礦業、中國廣核為增持最多。
據記者梳理,截至2021年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權益類投資金額為1.46萬億元,企業年金權益類投資金額為2.6萬億元。截至2020年末,社保基金權益總額為2.68萬億元。
陳靂認為,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資金入市,一方面,其作為市場“風向標”之一,可以引導資金向其重點持倉的板塊集中,促進A股市場價值發現;另一方面,這些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相對穩健,持股周期相對較長,資金規模較大,作為A股壓艙石,有利于促進A股市場穩健發展。
“由于機構投資者相對專業、理性,策略相對成熟等,這些機構入市可增強市場機構力量,提升A股市場運行穩定性。同時,隨著股市與企業健康發展,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等也可以獲得長期穩健收益。”周茂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