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開跌停僅1個交易日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鎳價格再度大幅拉漲。當地時間3月23日,LME三個月期鎳開盤后不久便直線拉升觸及漲停,截至當天收盤封住15%幅度漲停。昨日開盤后,倫鎳再度觸及漲停,昨日漲停價格為37235美元/噸。
倫鎳波動加劇也影響到國內期鎳價格走勢,部分國內投資者選擇“簡單跟隨”策略。昨日,上期所滬鎳主力合約同樣封住漲停,日內上漲17%,收盤報245740元/噸。
多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倫鎳23日再度漲停主要是受遞延交割到期、空頭集中平倉的影響。目前倫鎳定價機制混亂,成交量明顯下滑,且在3月16日恢復交易后多次出現無效交易,產業認可度較低。
在倫鎳交易依然存在較大非理性因素的背景下,國內投資者應區別分析國內外鎳市場特點,立足基本面看待國內外行情的聯動邏輯,合理決策、防范風險。此外,目前的高鎳價對下游電鍍和不銹鋼行業已產生嚴重不利影響,業內普遍呼吁倫鎳盡快回歸理性、有序的交易環境。
空頭平倉或致波動加劇
除了俄烏沖突的因素外,交割臨近也被業內視作引發倫鎳近期波動再度加劇的重要原因。根據LME此前發布的公告,3月16日至22日到期的鎳合約頭寸,若不選擇交割或提貨,將會逐日延后一天,直至最后期限即3月23日。
國泰君安期貨高級研究員邵婉嫕向記者表示,3月23日是倫鎳遞延交割的最后期限,當日LME鎳總庫存為7.32萬噸,較本輪鎳價異動的起始日3月7日的倉單數減少3588噸。同時注冊倉單僅增加1.91萬噸,總倉單數縮量與注冊倉單數量增長尚不能匹配到期交割量的需求,因此推斷空頭平倉是推高價格的重要原因。
方正中期期貨認為,在倫鎳重新開啟交易后,價格先是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導致本應于3月16日至22日之間交割的所有鎳合同,均大概率推遲交割至3月23日。由于交割規則,不排除空頭平倉造成倫鎳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
整體上看,盡管在3月16日恢復交易后價格明顯回落,但倫鎳定價的非理性因素依然存在,仍然無法得到產業鏈認可。
Mysteel鎳不銹鋼首席分析師白瓊表示,倫鎳復牌后超漲跌幅限制交易的現象頻發,LME對此只能不斷發布相關交易被取消的通告。此外,LME規則導致自3月16日鎳合約復牌以來,僅22日報出過被業內用作當天參考價格的“官方價格”。而目前下游購銷停滯也反映出對LME價格的不認可。
業內呼吁盡快恢復有序狀態
LME價格對全球有色金屬現貨報價具有參考意義。面對倫鎳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下游的電鍍和不銹鋼等行業日常經營已受到嚴重影響,業內普遍呼吁倫鎳盡快回歸理性、有序的交易環境。
白瓊表示,目前電鍍和不銹鋼行業對當前鎳價接受度較差,拖延補貨,處于剛需采補狀態。中游硫酸鎳企業也已提高報價,向下游索取利潤。長期來看,雖然LME的交易環境會逐步修復,但本次倫鎳波動仍會對交易參與者造成情緒損傷,其他金屬品種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弘業期貨金融研究院的分析師表示,高鎳鐵、中間體、高冰鎳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以鎳點來報價的,倫鎳價格劇烈波動使得相關上下游企業無所適從,采購、加工、生產、銷售都面臨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縮減規模或者停工可能是不得已的選擇。
滬鎳投資者應謹慎看待波動
在3月23日倫鎳價格漲停后,部分國內期市投資者以“簡單跟隨”的慣性思維,推動滬鎳合約跟風大漲。截至昨日收盤,滬鎳主力合約上漲17%封住漲停,報245740元/噸。
但從3月初倫鎳異常波動的經驗來看,在非理性因素導致海外價格發生劇烈波動后,國內價格并非表現為“簡單跟隨”。多位專家提醒,國內鎳供需結構與海外相比存在極大不同,投資者應立足我國國情,更謹慎地分析海外價格的合理性與國內外價格的聯動性。
“從庫存角度看,倫鎳與滬鎳的基本面邊際產生分化。”邵婉嫕表示,“國內鎳顯性庫存自2月以來小幅增加,目前內外價差回歸,進口利潤倒掛收斂并進入正區間,進口格局有望轉好;倫鎳庫存低位疊加去化,自上周開始平均日降300噸,目前再創新低,倫鎳資源愈發緊缺導致價格彈性高企。”
國投安信期貨鎳研究員范潤澤表示,預計2022年印尼將新增5萬噸鎳的濕法中間品和近10萬噸高冰鎳產量,基本能覆蓋2022年新能源行業對鎳的原料需求,預計二季度后我國鎳供應短缺擔憂將被打消,這將給鎳價帶來壓力。
“長期來看,歐美對俄鎳消費減少,可能促使俄鎳供應流向東亞。隨著未來俄鎳供應增量及印尼鎳中間品快速投產,國內鎳供給存在大幅增加可能。因此,國內投資者要充分分析國內外市場特點,理性分析行情聯動邏輯,合理決策、防范風險。”白瓊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