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新能源汽車“漲”聲一片。談及為何漲價,動力電池成本上漲成為主要原因之一。記者調研發現,受供需錯配等因素影響,包括碳酸鋰、鎳、鈷、石墨等在內的動力電池原材料全線上漲,部分動力電池企業成本承壓,傳導至新能源汽車消費端。業內預計,年內原材料供應將持續偏緊,在主管部門調控下,部分原材料價格可能會逐步回歸。
原材料價格全線上漲
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這些原材料受鋰、鎳、鈷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價格影響較大。相關數據顯示,動力電池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約為60%,原材料價格波動是影響動力電池成本的關鍵因素。
作為鋰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近一年來,碳酸鋰漲幅超過7倍。動力電池制造企業國軒高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至2022年3月,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漲至50萬元/噸大關。較去年年初價格漲了近10倍,且目前還在持續上漲中,對業內影響較大。
除此之外,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之一鎳金屬價格近期也出現大幅上漲。受俄烏局勢以及國際資本逼空等因素影響,在短短的兩個交易日內,鎳期貨價格從2.9萬美元/噸暴漲250%,3月8日盤中甚至一度沖破10萬美元/噸關口。雖然目前鎳金屬價格正在逐步回歸市場基本面,但與去年相比,電池級硫酸鎳的價格已經上漲超過40%。
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研究開發及應用。該公司總經理李積剛介紹,企業主要以碳酸鋰作為原材料,以前碳酸鋰成本僅占企業成本的四分之一,現在占比已經超過80%,嚴重影響企業生產。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還能撐下去,部分技術和資本實力較弱的同業已經停產,正極材料供應量進一步減少。
一家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制造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企業采購磷酸鐵鋰的價格上漲了一倍,采購負極材料石墨的價格上漲了30%左右。價格上漲同時還面臨部分原材料無法及時到位的問題,影響企業生產進度。好在企業提前鎖定了供應訂單,目前受到的影響有限。
據山西證券測算,1GWh的三元電池,相較于去年同期,各類電池原材料成本導致整車成本增加了約3.7萬元。預計動力電池的價格波動將逐漸向下游傳遞,新能源車價格預計還將陸續上調。
供應偏緊持續抬升原材料價格
業內分析,動力電池原材料大漲,雖受到全球供應鏈不穩定、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和電化學儲能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激增,原材料供應難以滿足持續上漲的需求。
面對市場需求增長,部分動力電池企業正在積極擴大產能。國軒高科南京三期、廬江材料、柳州二期等制造基地均在緊鑼密鼓擴建中,此外宜春一期、肥東材料基地一期、合肥新站50GWh等新建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目前,公司產能達到50GWh,預計2022 年底產能達到100GWh,2025年突破300GWh。
“隨著新能源汽車賽道愈發火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需求量不斷攀升。使得電池供應短缺問題越來越嚴峻,成本大幅度上漲,同時也鏈接到上游原材料及其礦產資源出現短缺,成為新能源發展的瓶頸。”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說。
鋰資源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焦點。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當前全球鋰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挑戰。目前,歐盟已將鋰列為14種關鍵原材料之一,美國將鋰作為43種重要礦產資源之一,中國將鋰定位為24種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之一。
目前,供給端鎳鹽、鈷鹽流通貨源偏緊,鋰礦資源供應依然緊俏,導致鋰鹽行情持續高漲。國泰君安證券研報指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主要是因為磷酸鐵鋰廠家對碳酸鋰迫切的需求,尤其是海外儲能電池領域需求激增。但是,全球目前80%的鋰礦產能分布在海外,特別是澳大利亞和南美等國家和地區,而且擴產周期平均在3-5年,“遠水不解近渴”。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行情高漲的背景下,一些原材料供應商家借機囤貨,以停產檢修等理由“捂盤惜售”,制造緊張氣氛,哄抬物價。尤其鋰資源屬于小金屬,資本市場推波助瀾進一步推高了原材料價格。
部分業內人士預計,鋰、鎳等正極材料的礦產資源總量有限,石墨等材料新增產能不足,預計下半年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將持續偏緊。李積剛預計,電池原材料價格將拖累動力電池行業增速,市場將主要集中在續航里程300公里以內的小型、微型新能源車,6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汽車增速可能會下降。
思皓新能源乘用車公司技術專家陽斌認為,在國家主管部門的調控下,原材料價格應該會逐步回歸。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即將結束,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或將在今年呈現一個小高峰。“電池需求還是會很大,但碳酸鋰的價格炒作可能被壓制,價格會趨于平穩。”陽斌說。
動力電池供應鏈安全如何保障?
尹同躍表示,制造動力電池所需的鎳、鈷、鋰等核心材料為稀缺資源,嚴重依賴進口。國外部分國家因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逐漸對這些資源進行管控。他建議將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設置專項基金,支持和鼓勵國內企業收購國外電池材料資源,以確保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安全。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認為,隨著新能源產業進入快車道,電池用鎳的需求還會增加。須統籌謀劃國家儲備體系建設,政府和骨干企業探索建立統籌兼顧的、將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體系, 進一步保障全產業鏈的供應鏈安全。
李積剛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哄抬物價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加大鋰資源的國家儲備,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尤其是四川鋰礦資源豐富,且國內的開采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建議適度加快資源開發力度,縮短開發時間。
曾毓群表示,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的同時,還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保障供應鏈安全。
針對當前鋰價格以及動力電池原材料大幅上漲的現象,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采取行動。日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將著眼于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部分企業人士認為,可以通過提前鎖定供應量和供應價格的方式,保障供應鏈穩定。此外,不少企業正在不斷向產業上游布局,緩解原材料供應壓力。例如,為降低原材料價格及供應風險,寧德時代已建立及時追蹤重要原材料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動的信息系統,通過提前采購等措施,有效控制成本。另外,公司已采取戰略合作、投資入股及簽署長協訂單等措施加強供應鏈布局和管理。
關鍵詞: 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