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是每年上半年國內包括鋼材等在內的諸多工業品的傳統消費旺季。但今年“金三”已經過半,鋼材市場遭遇強預期與弱現實的碰撞,鋼價在月初沖高后便陷入窄幅震蕩,上下兩難。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受到宏觀面、供需面一系列復雜因素的影響,相較往年,今年3月的鋼市略顯獨特,其中需求表現偏弱是主要壓制。
展望后期,盡管對4月份需求改善存在預期,但在當前影響鋼市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的背景下,分析人士對鋼價未來走勢也存在分歧。
影響因素繁多 “金三”鋼價相較往年略有不同
回顧3月份國內鋼價走勢,沖高回落、整體震蕩上漲是主要特征。從價格走勢上看,鋼價在3月上旬沖高后回落震蕩,截至3月21日收盤,螺紋、熱卷主力合約收盤較2月底分別上漲230元/噸和180元/噸。
“今年市場較往年不一樣的地方我覺得是影響因素更加復雜,盤面邏輯也切換也非常快,國內外貨幣政策分化、通脹預期、疫情、地緣沖突等各種因素錯綜復雜,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都很大。”光大期貨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告訴新華財經。
新華指數分析師鄭豪也指出,3月迄今為止鋼材市場整體震蕩運行,未能走出獨立的行情。相較往年來說,今年鋼材走勢比較獨特,年初是受穩增長政策的預期走出上漲行情,但在預期兌現前,鋼價走勢略有“迷茫”,近期走勢主要是跟隨大宗商品整體的一個β,大宗商品的邏輯還是國際形勢導致的,3月以來鋼材價格未能走出獨立的行情。
中信建投期貨黑色研究員江露則進一步指出,3月鋼材市場偏震蕩運行,尤其是近期各地國內疫情再次進入高發期,且與過去兩年最大差異在于相對更集中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這些區域部分工地施工受到影響,盤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未來需求恢復的擔憂。“今年的需求確實一波三折,遲遲不來,短期需求恢復持續不佳,需求預期將被不斷后移,未來政策發力或將逐步加強,地產端存在進一步修復預期。”
鋼材需求表現不及預期 4月擺脫“弱現實”可期
雖然春節前,宏觀層面釋放了一系列寬信用、穩增長的信號,市場也廣泛將其視為將帶動鋼材需求轉好的強烈信號,加上部分地區的停限產,鋼價重心從去年四季度的4000元/噸一線逐步抬升至5000元/噸附近。
但節后一系列行業數據卻顯示鋼材需求表現依然偏弱的現實,這多少讓業內人士感嘆“不及預期”。據行業機構我的鋼鐵網(Mysteel)的數據,截至3月18日當周,國內螺紋鋼表觀需求量為308.38萬噸,環比減少24.86萬噸,農歷同比減少112.81萬噸。
“這顯示當前國內螺紋主要消費區域疫情形勢嚴峻,多地工程停工,物流運輸受阻,對需求形成較大影響。”邱躍成解釋說。
據他進一步介紹說,春節后全國工程整體開復工進度依舊低于去年,尤其房建項目開復工速度整體偏慢,多地工程資金緊張,水泥開工率回升較為緩慢,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對需求也形成影響。同時,2月份的地產數據盡管好于市場預期,但多數分項指標仍為明顯負增長;且2月社融及新增貸款全面不及前值及預期值,尤其是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負增長459億,為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顯示地產需求難以樂觀。盡管近期國家層面一系列積極的表態顯示后期政策寬松將更加明確。4月份隨著工程資金的到位以及政策的持續寬松,預計鋼材需求將會明顯釋放,不過釋放強度仍有待觀察。
而在鄭豪看來,鋼材“弱現實”的窘境主要受疫情反復和地產需求疲弱影響,但目前政策對經濟增長略有傾斜,地產需求有回升的預期,同時疫情的邊際影響也在減弱,4月份擺脫“弱現實”是有可能的。
江露則更加樂觀。“(鋼材)需求只會被后移,不會被消滅,疊加國家刺激生產引致的需求釋放,疫情消退后,需求將會在某個節點集中回補。”他認為。
鋼價走勢有分歧
整體來看,業內人士對4月份乃至今年上半年鋼材需求轉好、擺脫“弱現實”還是較為看好的。但這是否意味著鋼價能進一步看高一線,市場卻存在分歧。
在江露看來,近期各因素交織,使得鋼價上有頂下有底。總結來說,成本端決定了鋼價的第一道防線,宏觀托底意愿足夠強烈,也決定了鋼價的底部不會太低。而低產量、低庫存、強預期引則導著鋼價向上突破。當前的疫情導致鋼價向上的力量被干擾,但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需求端逐漸釋放,鋼市的運行會更加順暢。“我們還是看好4月份的鋼價的。”他表示。
相比之下,邱躍成則略顯謹慎。他指出,近期鋼價的主要驅動更多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很難說哪一方面就是主要驅動。目前鋼價還是一個高位波動的狀態,上有需求表現偏弱壓制,下有成本及通脹預期支撐,螺紋波動區間以每噸4850-5100元對待。
鄭豪則進一步提示稱,目前市場已經交易了“強預期”,加之國際大宗商品整體也見頂回落,商品資產的系統性整體收益短期難以重現,因此不建議做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