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由中國、東盟10國、日本、韓國等15個經濟體共同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正式生效。作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生效將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這一點從數據中就可見一斑:兩個多月來,中國貿促會為2175家企業簽發了10134份RCEP原產地證書,涉及出口金額近5.8億美元,預計可為企業減免關稅逾800萬美元。前2個月,天津關區進口RCEP項下享惠貨物價值超4億元,可享關稅減讓超600萬元;福州海關受理RCEP項下享惠進口報關貨值0.48億元。
對于中小微外貿企業,RCEP的生效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XTransfer發布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活躍指數》顯示,2021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活躍指數已表現出了較強韌性,并在每一次“危”與“機”中快速修復,逐浪上升。2021年,中小微企業出口到RCEP區域的收款金額同比增長了20.7%。預計2022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RCEP區域貿易將會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報告回顧到,相比2020年,2021年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活躍指數有不小的提升。2021年春節后,訂單需求逐步釋放,指數大幅回升;3月過后,受印度尼西亞等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國家傳統節日影響,指數呈下降趨勢,并于5月份達到最低值;進入5月,國際需求回暖,指數在經歷短暫的修復后迅速回升,并逐步邁向兩年以來的高點。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RCEP區域出口額前三大目的地國家依次為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出口額增長率前三大目的地國家依次為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其中對印度尼西亞出口額和出口增速均保持了較高水平,這標志著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正逐步深化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同時也為進入“RCEP時代”蓄積了高質量的發展勢能。
從出口產品類別來看,中小微企業對RCEP區域主要出口國家的機械配件出口增長超過110%。其中,汽車配件增長超過160%,紡織品出口增長超過80%,合成纖維、尼龍增長約40%。(本報記者 孟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