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領域的擴大開放為新業態發展進一步注入活力,也讓各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強勁發展。
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健康發展,從今年3月1日起,財政部、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優化調整后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調整表(2022版)》正式實施。該清單自2016年4月發布以來歷經4次調整,此次調整不僅新增了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29項商品擴大了進口類別,還優化了部分現有商品,清單商品數由2016年的1240個逐步增加至1476個。
這次調整對擴大進口類別、豐富產品供給,進而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都有積極意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在“全球購”中得到更好回應。
緊貼需求,滿足消費升級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2016年出臺時發布了1240個商品,涵蓋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兒童玩具、生鮮、保健品等國內熱銷商品;2018年增加了健身器材等商品,清單稅目數達到1321個;2019年增加了冷凍水產品、酒類、電器等商品,清單稅目數達到1413個。此次調整,新增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機、番茄汁等29項商品,刪除了刀劍1個商品,清單商品數達到1476個。同時,根據近年我國稅則稅目變化情況,調整了部分商品的稅則號列,根據監管要求調整優化了部分清單商品備注。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調整一直緊跟形勢變化逐步優化,此次增加的熱點消費品如“滑雪用具”“游戲機”“足貼”“番茄汁”“家用洗碗機”等都是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日常用品。納入清單之后,相關進口產品價格會相應下降,“全球購”選擇更加多元化,也有利于滿足百姓消費升級的需求。
“今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大家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此次跨境電商清單調整十分應景地新增了滑雪用具,以后我們線上購買國外的滑雪用具也更加方便、實惠,參與滑雪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滑雪愛好者王先生如是說。
緊抓跨境電商新政發布機遇,多地海關部門提前開展政策和企業調研,“一對一”開展政策解讀和業務指導,對接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廣泛挖掘品牌官方網站、大型購物平臺等公開數據信息,梳理滑雪板、威士忌等熱門商品信息供一線執法參考,確保新政措施落實到位。
結合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現狀,太原海關第一時間舉辦線上政策宣講會,解讀最新版清單調整內容及海關總署關于重點跨境電商商品的監管要求。為挖掘跨境電商在促外貿穩增長方面的強勁動力,深圳海關深化“智慧監管”改革、構建“海陸空鐵”物流一體化、創新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歷經5載創新探索,深圳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業務量實現跨越式發展,連續多年領跑全國。
守土有責,保護生態安全
近年來,部分持有非瀕危產品物種證明的商品無法進口的問題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此次清單調整的又一新變化就是增加“列入《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且不能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非<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物種證明》的商品除外”備注內容。
太原海關綜合業務一處副處長石喆告訴記者,除了完善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管理規定,公告還增加了其他相關備注內容:一是增加“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第七批)》的商品除外”備注內容。根據相關國際公約規定,中國禁止生產和進出口含汞量超過百萬分之一的化妝品和含汞的局部抗菌劑、溫度計、血壓計等商品。據此,在清單中增加了相關備注內容。二是增加“僅限網購保稅商品”備注內容。相關部門修訂完善了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并明確適用范圍包括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為了與上述規定相銜接,在涉及的商品稅目備注中增加“僅限網購保稅商品”。
“禁止部分含汞商品的進出口有助于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展開,利于推動無汞低汞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我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一步加強對網購動植物商品的監管,旨在防止動植物疫病、有害生物傳入和防范外來物種入侵,保護我國農林牧漁生產安全、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石喆說。(本報記者 劉 昕)
關鍵詞: 擴大開放中國消費領域 新版跨境電商 零售進口商品 清單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