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紫金礦業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經營指標實現跨越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251.02億元,同比增長31.25%;歸母凈利潤156.73億元,同比增長140.8%,多項經營指標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2021年,受礦產能源危機沖擊以及新能源需求大增影響,全球有色金屬供需錯配矛盾加劇,紫金礦業主營礦種全球需求量顯著提升,價格保持上揚態勢,銅價、鋅價更是創出歷史新高。
年報顯示,紫金礦業主營礦產品全年實現礦產銅58.4萬噸、礦產金47.5噸、礦產鋅43.4萬噸、礦產銀309噸、鐵精礦42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17%、15%、3%和10%。公司礦產品毛利率顯著提升,達到58.98%,盈利能力好于行業整體平均水平。
根據規劃,紫金礦業將未來10年劃分為“2+3+5”三個階段目標,梯次實現綜合指標進入全球金屬礦業企業前3-5位,建成超一流礦業公司。
2021年作為第一個階段的起步之年,紫金礦業一批重大世界級旗艦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其中,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西藏巨龍銅礦等三大世界級銅礦超預期投產放量,助力公司進入全球金屬礦業一流行列。
面向未來,紫金礦業表示,2022年是紫金礦業實現十年戰略發展規劃第一階段(2021-2022)沖關之年,新的增長群將持續穩產、擴產,公司計劃礦產銅86萬噸、礦產金60噸。
據悉,紫金礦業將在2022年實現計劃目標的基礎上,加大馬力推進黑龍江銅山銅礦、福建紫金山羅卜嶺銅(鉬)礦、塞爾維亞博爾銅礦JM銅礦、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下帶礦等4個地下大型斑巖型礦床崩落法采礦實施,力爭形成年20萬噸以上銅金屬產能。
與本次年報同步披露的還有紫金礦業ESG報告。報告顯示,紫金礦業2021年單位碳排放量為每萬元銷售收入0.32噸二氧化碳,同比下降了9.5%;在推進國際綠色礦山建設的同時,紫金礦業利用礦山周邊的資源,積極推進光伏、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開發,2021年清潔電力發電量換算為二氧化碳減排可達到11.63萬噸,相當于種植樹木63442棵。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表示,紫金礦業未來的發展,不但要重視銅、鋰等綠色金屬的開發,更要重視綠電、脫碳工作,要積極響應《巴黎協定》和“碳中和”行動,將低碳作為公司建設運營的新風向,要緊盯“雙碳”政策催生能源結構重大革命機會,對接產業發展方向,以優質礦物原料、新能源、新材料助力國家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