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油及相關品種強勢拉升的帶動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五(3月18日)整體走強,活躍品種多數收漲。截至下午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219.84點,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51點,漲幅2.10%。能化品種是當之無愧的領漲板塊。其中,低硫燃料油(LU)大漲10.26%,領漲商品市場,SC原油減倉收高近9.5%,基本收復周內跌幅;PTA、燃料油、液化石油氣(LPG)的漲幅也均在5%左右及以上。另有包括短纖、尿素、瀝青等在內的10個品種收盤漲超3%。跌幅排行方面,截至15日收盤,除棕櫚油和二號黃大豆分別收跌1.46%和1.11%以外,其他5個收跌品種的跌幅均未超過1%。
截至當天收盤時,商品期貨市場日內凈流入資金139.44億元。
文華商品指數3月18日日內走勢圖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原油及相關化工品集體飆升 雙焦大幅走高
國際油價在隔夜市場大漲,帶動相關品種在17日夜盤便大幅高開。截至18日收盤,原油及相關品種強勢領漲,其中LU主力合約漲超10%,SC原油主力合約漲幅也在9%以上。另外PTA、燃油和LPG也分別收高5.68%、5.65%和4.92%。目前主導油價的仍舊俄烏沖突帶來的供應端擾動。國際能源署在16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說,預計從4月份開始俄羅斯將有30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停擺,且停產幅度有可能因形勢惡化而增加。
不過,近期中國疫情的反復也增加了市場對于需求的擔憂。因此,盡管原油市場供應端擾動短期未見緩解,但從中長期來看,國泰君安期貨表示維持偏空判斷。該機構具體分析稱,在俄烏沖突事件后市場對于全年經濟預期出現了明顯下修,疊加歐佩克+2月產量大增,部分證偽了市場此前對閑置產能不足的預期,地緣政治風險與海外緊縮節奏的不確定性依舊使得供需平衡預期隨時可能扭轉。在全球疫情依舊受控的前提下,如果未來歐佩克+預期外的閑置產能(約300萬桶/日)被證實并能夠有效釋放,抑或是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引發市場對于更大規模貿易摩擦的擔憂,油價見頂并開啟趨勢下行的拐點可能隨時出現。
黑色系商品繼續強勢,但相較前兩個交易日鐵礦石領漲,18日領漲品種換至焦煤、焦炭。后兩者主力合約當日分別收漲5.35%、3.80%。焦炭市場明顯受到第四輪現貨價格提漲落地的提振。加之鋼廠復產提振焦炭需求,焦炭基本面利多支撐強勁。焦煤方面,據中信期貨介紹,內蒙古環保檢查另煤礦生產有所收緊;同時,隨著下游焦鋼企業提產,在焦煤庫存偏低,背景下需求持續回升,總庫存或繼續去化。總體看雙焦需求向好,庫存水平偏低,供需緊平衡。
全天僅不足10個品種收跌 棕櫚油跌超1%領跌
18日國內商品市場僅不到10個品種收盤下跌,其中僅有棕櫚油和二號黃大豆(簡稱豆二)收盤跌幅在1%以上。
棕櫚油市場近期在消息面影響下寬幅震蕩。昨日(17日)國內收盤后,印尼貿易部長有關取消國內市場義務(DMO)政策并大幅上調印尼棕櫚油出口關稅的消息一度令外盤馬棕期價快速翻紅。受此影響,國內連棕在17日夜盤時段小幅高開后,日內震蕩下行,但跌幅較本周初明顯收窄。市場分析認為,一方面馬棕出口數據仍保持環比13%-15%的增幅,顯示出口需求較好;另一方面雖然3-4月產地步入增長周期,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仍制約馬棕產量修復,加上國內油脂庫存偏低,這些因素影響下,市場對棕櫚油等油脂價格的回調空間并不樂觀。徽商期貨的觀點指出,短期馬棕供需偏緊盤面繼續下跌動力不強。
豆二日內減倉下跌更多是受到移倉換月的影響。在18日收盤后,豆二主力合約正式從2204合約換至2205合約。在04合約減倉4830手的同時,新主力05合約增倉逾5200手,期價收高2.19%,與04合約的價差也收窄至20元/噸。豆類油脂油料整體仍受到南美產量下降的支撐,但在經歷了三個多月的炒作之后,市場缺乏新的題材,相關品種價格轉入高位震蕩。目前市場關注點正在往美國大豆種植面積方面轉移。反觀國內方面,擴大大豆等油料作物自給力度仍是重要的政策方向。國家發展改革委18日盤后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糧食和大豆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下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包括支持部分地區開展大豆油料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等具體舉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