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積極踐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理念,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因地制宜、統籌部署,通過“線上+線下”“集中性+陣地化”的方式,聚焦“一老一少”重點人群,積極開展“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
制作警示動畫
強化老年人群體金融權益保護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希望通過理財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擾亂金融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為避免老年人誤入陷阱、上當受騙,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設計制作“防范金融風險守護晚年生活”警示動畫,提示老年人識破不法分子“保本保息收益高”的金融陷阱,選擇正規金融機構投資理財,提防騙子套路,遠離非法金融產品,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珍惜養老錢,守住錢袋子。
推動解決“數字鴻溝”
實現更大范圍消費公平
學苑支行聯合逸麟養老院在河西區柳林街微山東里社區開展“3·15”主題教育宣傳活動。活動中,支行工作人員面向社區老年人開展防范金融詐騙講座,提醒老年消費者注意防范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支付安全,引導老年消費者“不亂投”,避免上當受騙,承受經濟損失。同時,支行大力推進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的教育宣傳,現場指導老年人下載使用手機銀行,普及支付寶健康碼、出行掃碼功能及微信使用行程碼等功能。支行員工還向社區居民們介紹了“關愛版”手機銀行的具體功能,并現場教學,從下載安裝,到注冊登錄,再到查詢余額、轉賬匯款、購買理財……老人們紛紛表示:“手機銀行真是個方便快捷的工具”、“這回我自己在家就能買理財了,再也不用跑銀行了”。
開學第一課
防騙指南不能少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愈演愈烈,注銷網貸、刷單等詐騙套路更是層出不窮,讓許多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掉進了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中,輕者財產損失,重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員工自導自演,制作微信長圖,為大學生生動講解網貸注銷騙局、網絡刷單騙局、誘導出租出售個人賬號騙局三種常遇到的詐騙類型。并提示廣大學生消費群體,接到詐騙電話首先要保持冷靜,切莫慌張,同時提高警惕,切忌盲目聽從對方要求進行操作;對有疑問、不確定的事項,要通過官方渠道咨詢客服;切勿相信低門檻、高回報的網絡兼職,堅決杜絕網絡刷單等違法行為。買賣、出租、出售手機卡、銀行卡的當事人,都將面臨嚴厲的刑事處罰。一旦發生被騙情況,要保留好相關材料并立即報警。
對警惕非法“代理維權”
開展專題教育宣傳
針對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維權”名義招攬生意,聲稱可幫助消費者“全額退保”“修復征信”“解決債務”“全額免息”等,慫恿或誘騙消費者委托其辦理事項的行為,分行制作微信長圖,提示“代理維權”危害消費者財務安全、暗藏集資詐騙、危害消費者信息安全權等金融風險,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提出合理訴求,不輕信“代理維權”虛假承諾,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
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以消費者為中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銀行業堅持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核心目標和社會責任。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將教育宣傳活動納入與消費者有關的經營業務全流程工作體系,不斷拓展線上金融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了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用實干和擔當做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