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快 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場景應用

2021-03-17 08:11:14 來源:國際商報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要從2020年7.8%的水平上提升至2025年的10%。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今年要如何著力?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方向,包括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完善數字經濟治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快

根據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發布的數據,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數字技術在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恢復生產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的過程中,還有賴于進一步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數實融合正成為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要路徑,基于數字經濟的海量數據和實體經濟的豐富應用場景,催生出一批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相關數據印證了這一點:2021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取得較快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亦表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是中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之一。在他看來,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投資布局既有助于擴大投資的有效性,推動新基建投資的合理布局,也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平衡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區域間的“數字鴻溝”,克服“鮑莫爾病”。“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就是要全國一盤棋看這個問題,要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有發揮數字設施聯通帶來的網絡效應,促使投資效益最大化。”

盤和林進一步表示,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面向高質量發展具有全方位的價值,可通過數字要素、數字技術、數字平臺賦能實體經濟。

“在數實融合進程中,數字要素是新型生產資料,數字平臺則發揮資源連接器作用,可以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并催生新的生產模式,這在中國‘專精特新’企業的生產實踐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盤和林說道,此外,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也不斷豐富,涉及研、產、供、銷全鏈條,促進了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推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場景應用

“無論哪個領域,在推動數實融合的過程中,要以數據要素為驅動,以數字平臺為支撐,以生態融合為核心,以價值賦能為關鍵。”盤和林表示,數實融合必須堅持產業價值的需求導向和產業模式的生態共贏,深化數字技術在產業場景中的應用。

“如在更上游的農業研發環節,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的融合是新亮點,可以為更好地端穩端牢中國飯碗提供算法和算力支持。”盤和林舉例說,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達摩院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建立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智慧育種”平臺,對科學界加快培育作物新品種提供了支撐。

在劉向東看來,推動數實融合首先要增強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如推動互聯網企業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并為制造企業或實體零售企業提供數字化賦能,以及提供成本低、見效快、實用強的數字化方案,以全面提升數實融合的能力,推動實體企業轉型升級。

其次要完善優化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布局,如推動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基礎設施網絡的智能化網聯化,同時積極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增強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培育制造新業態新模式。

再次要深化跨界的數實融合發展,如發揮數字化企業跨界融合能力,促進產業間互聯互通,打造多元化參與、網絡布局和市場化運作的新業態,在產業融合中培育發展新動能。

針對當前各領域在數實融合過程中面臨的數字化轉型成本高、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數字化創新模式不夠等方面的困難,盤和林建議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公共服務,搭建線上線下數字化轉型平臺,精準幫助行業企業解決轉型升級難題,為企業數字化提供良好環境。(本報記者 魏橋)

關鍵詞: 數字經濟 實體經濟 融合加快 進一步深化 數字技術場景應用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