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營收利潤雙增 上市公司業績穩健彰顯發展活力

2021-03-07 15:04:57 來源:城市金融報

目前逾900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預計凈利潤大幅增長50%以上,占已披露預告公司的20%。上市公司整體呈現出與宏觀經濟發展相一致的走勢,不少公司營收、利潤雙增,有效發揮了經濟發展“穩定器”的作用。

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細胞”,上市公司業績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宏觀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其年度成績好壞牽引著市場心弦。

近期,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或年度報告。從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挑戰下,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好的業績增長,業績高增公司增多、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內生動力有所增強,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業績高增公司增多

上市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含金量”如何?從目前情況看,上市公司整體呈現出與宏觀經濟發展相一致的走勢,不少公司營收、利潤雙增,有效發揮了經濟發展“穩定器”的作用。

業績高增長公司家數有所增加。目前逾900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預計凈利潤大幅增長50%以上,占已披露預告公司的20%。

從個股角度看,已披露業績預告公司中,預計盈利最高的3家公司為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遠海控。中泰化學、天際股份、創世紀、天華超凈、聚燦光電、指南針等已披露年報的公司業績較好,其中,中泰化學、天際股份實現大幅增長。

從行業角度看,鋼鐵、有色、采掘行業超四成企業預計業績將實現大幅增長。“在經濟復蘇預期增強、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下,周期性板塊利潤有所上升。”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同時,新能源、電子、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全年預喜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在“雙碳”目標及能源轉型背景下,新的需求應用場景應運而生,國內新能源加速推進,光伏、風電、新能源電池、儲能等行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疫情之下,全球芯片供給受限、需求上升,具備產能擴張能力的電子行業公司盈利抬升。

實現業績逆勢增長,還離不開企業自身的迎難而上、克艱前行。“去年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給鋼鐵行業生產和供給帶來影響。面對困難挑戰,我們積極優化產品結構,適時調整產品售價,推行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實現業績穩定增長。”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剛表示,公司已披露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985.74億元,同比增長29.43%。

產業升級加快推進

“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0%”“擁有數百項專利和授權”“研發團隊規模百人以上”……翻開上市公司年報,研發投入加大、技術創新加快是一大亮點。

以科創板為代表,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提高創新資本形成效率。例如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晶晨股份預計研發費用9.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6.38%;交控科技預計研發費用達到2.72億元,同比提升56.83%,占當期營收的10.53%,同比提升0.93個百分點,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投入增加,上市公司研發成果競相涌現,有效發揮出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的作用。例如,楚天科技作為醫藥裝備領域的重點企業之一,近年來研發人員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已有研發技術人員1600多人,研制疫苗生產關鍵設備,為疫苗大規模生產、產能提升作出貢獻。中信泰富特鋼2021年新品開發量累計超過250萬噸,獲得授權專利313項,發明專利72項,公司在關鍵材料研發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多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去年我國出臺包括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多家企業在相關公告中提到,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提高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支持,助力其經營成本降低、業績增長。“2021年公司在所得稅研發加計扣除、軟件退稅、出口退稅等方面獲得減免、節稅、退稅近億元。”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唐岳表示。

豐收的同時,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主動性不斷增強,積極回報廣大中小投資者。數據顯示,2021年上市公司共計分紅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分紅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也遠超上市公司同期再融資規模。

“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重要方式,在現金流充足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適時適當分紅能夠樹立良好形象,向市場釋放經營穩健信號,也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田利輝表示。

挑戰與機遇并存

以注冊制改革為牽引,2021年我國資本市場推出一系列重要制度改革,包括優化新股發行定價規則、深入實施退市新規等,市場適應性、包容性明顯提升。

退市改革成效初顯。去年11月,滬深交易所發布財務類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指南,進一步提升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可執行性,一些“空殼公司”將被及時出清。目前,共有10多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自認”觸及退市指標,這意味著多家公司都將在2021年年報披露后告別A股市場。

“退市企業適度增多是市場健康的重要標志,有利于優勝劣汰、有進有出良性生態的養成,市場得到進一步凈化,優質企業獲得更多資金關注,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田利輝表示。

今年資本市場改革還將向縱深推進,以助力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將把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找準定位,科學把握“穩”與“進”的關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強化責任擔當,努力實現“三穩三進”,突出市場“穩”、政策“穩”、預期“穩”,在改革上、開放上、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體現“進”,為穩定宏觀經濟積極貢獻力量。

縱觀兩市年報,當前部分公司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企業效益改善不平衡、不確定風險顯現。社會關切,今年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將如何?

專家認為,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另一方面支撐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仍然不少,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特點沒有變,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上市公司總體仍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為應對盈利下行壓力,宏觀政策要堅持穩健有效、靠前發力。貨幣政策需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財政政策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李湛表示,企業則應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實現低碳綠色經營;平衡資產負債表,合理利用杠桿,嚴控企業有息負債;聚焦主業,提高產能利用率。

田利輝認為,在我國不斷調整優化宏觀政策、加大對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支持力度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發展前景可觀。企業要及時把握政策利好,積極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苦練內功、迎難而上,努力改善經營狀況。 (李華林)

關鍵詞: 營收利潤雙增 上市公司 業績穩健 彰顯發展活力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