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營不佳、股權質押高企等原因,今年以來已有兆馳股份、皖通科技、*ST銀億等多家公司控股權發生變更。
在停牌一周多后,兆馳股份宣布深圳國資旗下的深圳資本集團將入主公司。根據公告,控股股東南昌兆投及其一致人擬向深圳資本集團及其子公司轉讓19.73%股份,轉讓價款總額為43.68億元,每股轉讓價約4.89元,較公司停牌前股價溢價約一成。
在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深圳資本集團。由于計提大額減值,公司去年凈利潤盈利2.3億元至3.3億元,同比大降81%至87%。該股1日以漲停價開盤,隨后漲停板被打開。截至收盤,該股上漲近4%。
2月28日晚,皖通科技公告稱,認定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已由無控股股東及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西藏景源及黃濤。至此,長達兩年之久的股權之爭終于告一段落。
部分公司股權質押高企,如*ST銀億控股股東銀億控股累計質押占其持股比例95.1792%。
根據記者梳理,從新晉實控人的背景來看,既有國資,如兆馳股份的實控人深圳國資委,也有金融資本,如皖通科技的實控人西藏景源。
知名財經評論員宋清輝指出,“上市公司控股權變更,大致有幾方面原因,一是上市公司股權比較分散,股東之間存在股權爭奪;二是大股東質押高企資金緊張,不得已將股權變現;三是由于業績不佳,部分大股東或實控人不看好公司前景,因此轉讓控股權。”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則表示,部分績差公司頻繁變更控股權,其實就是一個殼公司。如果沒有注入優質資產,這類公司經營層面很難有所改善,最終甚至會退市。(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