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強桂之基、富民之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4月視察廣西時強調,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繼續下功夫。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2022年自治區兩會對全力推進產業振興作出總體部署和安排。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這是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不僅構造全球新格局,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還順應全球產業鏈新變局,強化區域內的產業鏈合作共識。廣西是我國唯一與RCEP成員國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RCEP的生效實施,是廣西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加快發展的新契機新機遇。我們要積極搶抓RCEP機遇,培育和壯大產業經濟,助力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用好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內外聯動打造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要準確把握本地區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CEP實行區域累積原則,即在明確產品原產資格時可將RCEP其他成員國的原產材料累積計算,以滿足最終出口產品增值40%的原產地標準。廣西應充分用好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促進國內外資源要素在我區自由流動和高效集聚,內外聯動打造廣西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如何把深化與東盟合作同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聯動起來,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一方面,廣西可將自身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新優勢,加大對東盟國家質優價廉的原材料以及中間品進口,充分享受RCEP關稅優惠紅利。另一方面,把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與構建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并舉,憑借進口東盟質優價廉的原材料、中間品以及有利的區位優勢和優惠政策,積極吸引和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加快轉移到廣西。通過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形成的產業集聚效應,吸引大灣區更多企業將其產業鏈關鍵節點和高附加值節點落地廣西生產,與廣西本土產業形成深度融合的上下游產業鏈體系,打造區域產業鏈的重要節點樞紐。充分利用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加快構建“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在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上實現重大突破。
加快廣西產業技術創新步伐,實現與RCEP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有效對接
創新是廣西發展的突出短板,只有大抓創新才大有希望。2020年,廣西的研發經費投入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4。要實施科技強桂行動,深入推進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使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RCEP的生效,極大的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的流動,將形成更緊密的區域產業分工體系,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都將調整。必須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步伐,提升產業技術的創新能力,廣西才能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調整中占據主動,實現與RCEP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對接。
首先,可在機械制造、新能源汽車、高級輕工紡織、高端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已有較好發展基礎的領域尋求突破,集中優勢力量開展研發和創新,重點攻關技術“瓶頸”,提升我區產業技術創新實力。其次,巧用合力提高廣西產業技術的創新水平。“聯內”方面,在整合現有創新平臺的基礎上,引進國內優秀產業技術帶頭人及創新團隊,培育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自治區實驗室,集中攻克產業專項技術“硬骨頭”,突破廣西重點產業關鍵技術“瓶頸”;大力鼓勵廣西企業與大灣區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互設“創新飛地”,營造良好的產業技術創新氛圍和培育環境。“聯外”方面,探索與東盟各國大學、技術研發部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組建中國—東盟產業技術創新專家團隊,共同攻克產業技術中的“卡脖子”問題;推動廣西企業與東盟企業組建創新聯盟,推進聯盟產學研深度融合,持續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廣西轉化、集聚。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積極推進廣西優勢產業布局RCEP成員國
鼓勵優勢產業走出去,深入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這是廣西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要求,也是廣西優勢產業做優做強的必然選擇。RCEP成員國均做出投資負面清單高水平開放承諾,大大提高了市場準入確定性,有力促進跨境跨區域上下游產業融合。一方面,借助RCEP投資規則生效的有利契機,主動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發揮廣西龍頭企業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玉柴和柳鋼等優勢,推動廣西機械設備、汽車、鋼鐵等優勢產業積極布局RCEP成員國。充分利用好廣西優勢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優勢產能、成熟管理經驗以及RCEP成員國豐富原料資源、低廉勞動力成本、龐大市場規模,進一步推進廣西優勢產能的國際產能合作之路。另一方面,積極發揮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的示范園區作用,積極摸索與其他RCEP成員國建立跨境產業合作園、境外產業創新合作示范區等新模式,著力打造一批重點產能合作項目,帶動廣西優秀企業的產業裝備、技術、品牌走進RCEP國家,加快廣西優勢產業各環節與RCEP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促進廣西優勢產業在與RCEP國家開展的產能合作中做大做優做強。
構建對接RCEP的廣西產業經濟發展保障體系
一是切實加強統籌協調。要組織力量強化RCEP規則對廣西各產業經濟領域影響的全面系統研究,對廣西產業經濟進行專門部署,抓好重大項目和年度重點工作,及時解決問題。統籌好廣西發展產業經濟的開放平臺和有利資源,主動對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重大戰略。
二是為企業開展RCEP專題培訓,確保企業讀懂、學透、用活RCEP政策。組織廣西企業開展RCEP專項培訓,引導企業熟練運用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和經核準出口商制度,做好企業原料及中間品進口計劃和產品生產規劃,擴大企業進出口規模。建立RCEP國別產業、產品的年度降稅清單,根據RCEP協定的時間安排,及時提醒生產企業提前關注相關產品的減稅變化情況,助力廣西企業獲得更多RCEP紅利。
三是打通海關與運輸堵點,創新海關通關程序和廣西陸路與海上跨境物流運輸服務。著力改進貨物通關申報程序、完善便捷化檢驗檢疫安排,構建“海關+物流+數字化”高效通關運輸體系,提升進出口通行效率。
四是對接RCEP高水平開放規則,打造“一網通辦”“一事通辦”政務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勵在改革中實踐探索,增強改革實效。為企業開展“只跑一趟”政務服務,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為廣西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保障,為廣西高效對接RCEP保駕護航。(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