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成為當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深圳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隨著產業深入發展,作為重要底層架構的數據要素流通備受關注。
當前,深圳正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持續通過完善相關法規,推廣數據要素統計核算試點、建立數據交易所等方式,全力推動數據資源有序、高效流動與利用,實現數據“掘金”。
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寫入地方立法
深圳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新注冊數字經濟企業7839家,同比增長超八成。2021年全年,深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30%,規模和質量均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今年1月,《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出爐,明確提出,到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市統計局口徑)突破1900億元,年均增速6.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市統計局口徑)突破9000億元,年均增速15.3%;軟件業務收入(工信部口徑)突破10000億元,年均增速10.8%;部分細分領域發展領跑全國。
數據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今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首部關于數據的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條例》旨在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護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為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賦能。其中明確提出,市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資源有序、高效流動與利用。
數據要素統計核算今年全市試點
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深圳于2021年在南山區開展了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工作。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批復的《深圳市數據生產要素統計報表制度(2020年統計年報)》,試點采取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南山轄區內8400多家調查單位2020年度的數據生產要素支出情況進行了統計調查。并于三、四季度進行了數據匯總、評估和初步分析,舉辦了中期專家評審會,撰寫試點分析報告,形成了《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研究》《深圳市數據生產要素統計報表制度》和《數據生產要素納入GDP核算方法》等。
深圳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研究與實踐在國內外尚無成熟的做法借鑒。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有利于掌握深圳數據要素市場現狀,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有利于了解深圳新經濟發展狀況,更加全面地反映深圳經濟全貌;有利于為全國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工作、早日將數據生產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有益探索與實踐;有利于為國際上開展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提供中國經驗。
按照《深圳市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數據要素統計核算試點今年將在全市范圍內展開。
數據交易公司成立并投入實際運營
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特別措施》”),其中包括提出放寬深圳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等相關領域市場準入。
此前,“研究論證設立數據交易市場或依托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數據交易”已被列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2021年11月初,深圳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了《深圳數據交易有限公司組建方案》。
記者查詢天眼查APP獲悉,2021年12月1日,深圳數據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數交”)已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式注冊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公司股東包括深圳交易集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深圳市福田新一代產業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占比分別為36%、34%和30%。公司股東分別為深圳國資委和深圳市福田區財政局的全資企業。
據“深數交”官方披露信息,公司將擔負先行示范區探索完善數據產權、構建數據要素市場的歷史使命,目標成為全球領先的數據要素匯聚融合和交易服務平臺,全面構建以數據交易為核心的大數據產業鏈,提供專業的數據處理、數據評估、數據確權、交易服務。
記者從深數交了解到,在正式注冊成立并投入實際運營后,該公司正積極推進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規范制定、合規體系構建、交易平臺搭建、首批數據商及交易落地等相關工作,同時在今年1月份正式啟動了生態合作伙伴調研。深數交將積極尋求數據治理、數據安全、數據流通等各類合作機構,并審慎探索跨境數據流通交易和監管協調機制,逐步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服務平臺、信息樞紐、登記中心、應用載體等功能建設。
據媒體公開報道,深圳交易集團1月底透露,該集團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合資建立的深圳數據交易公司累計交易金額已超1億元,邁出深圳數據交易第一步。(記者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