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柳城縣實施“九大工程”戰略“農業穩縣工程”的總體目標。該縣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把農業強優作為支撐柳城發展的“品牌工程”,建優補強農業主導產業鏈,發展壯大優勢特色農業,持續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倍增計劃,努力建設成為全區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示范縣。
立足特色優勢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在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大戶村新維屯肉鴿養殖產業園內,沿著干凈寬敞的園區道路,可以看到70多個肉鴿養殖大棚有序分布著。養殖大棚內,一排排鴿籠錯落有致,肉鴿們“咕咕”的叫聲如同一支催人振奮的致富交響曲。據了解,這里已經發展成為集肉鴿良種繁育、肉鴿種鴿銷售、乳鴿加工、乳鴿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農戶抱團發展肉鴿養殖產業,產品銷往廣東、上海等地,年產值1100多萬元。
柳城縣立足資源優勢,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鞏固提升農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以“稻花飄香”示范區為核心,打造糧食全產業鏈,打響古砦富硒大米品牌。加快桂墾、牧原、雙胞胎生豬規模養殖項目建設,推進桂系生豬產業集群進度,力爭生豬出欄提升10%,保持生豬調出大縣牌子。對接柳州市民消費和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加大蔬菜、食用菌、肉雞、肉鴿養殖、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新建豆角、竹筍、螺螄等種養基地。支持伏虎生態茶生產基地建設,擦亮柳城茶葉金字招牌。
優化資源配置
健全農業生產體系
正值春耕好時節,近日,在龍頭鎮伏虎華僑農場3隊的甘蔗地上,村民羅善仟和請來的工人一共3個人開著甘蔗種植機在地里忙碌。
“今年我計劃新種植100畝甘蔗,以前一個月都種不完,現在用一臺機器只需要5天,又快又好。”羅善仟說。近年來,柳城縣堅持以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及裝備、培育壯大農機服務市場主體、探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改善農機化基礎設施為重點,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示范帶動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持續推進水稻、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主要農業機械擁有量5.13萬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8%以上,處于柳州市領先水平。
為了健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柳城縣還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加大糧食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力度,集中力量抓好5萬畝高標準農田(蔗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增強柳城農業、糖業綜合生產能力。抓好農產品“三品一標”質量安全認證工作,著力加強“綠色食品”“地理標志”申報,打造一批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加大產業幫扶力度,培養用好農業帶頭人隊伍,重點抓好各類特色農業品牌發展,逐步形成規模化市場,全面帶動群眾致富。
暢通銷售渠道
創新產品經營模式
近日,在位于社沖鄉西盤龍屯的廣西綠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里,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木耳、杏鮑菇、黑皮雞樅菌等特色食用菌。這里是柳州市目前最大的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基地,年產菌棒400萬棒,鮮菇1200噸,年產值2000萬元。該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訂單農業,產品除了出口到泰國、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外,還與各大螺螄粉企業簽訂采購合同。此外,該公司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帶領5個合作社100戶農戶種植食用菌,每年幫助他們增加收益超過200萬元。
近年來,柳城縣乘著柳州市打造柳州螺螄粉千億產業的東風,培育和發展了一批柳州螺螄粉產業鏈原料生產企業。除了食用菌外,鵪鶉蛋、酸筍、豆角等基地也經營得有聲有色,為了健全現代農產品經營體系,柳城縣還對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區進行增點擴面、提質升級,積極推進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抓好水果等大宗農產品產銷對接,暢通鮮活農產品流通渠道。對接城市百萬市民消費需求,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直供基地,謀劃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項目;加大“名、特、優”農產品宣傳推介,發展“互聯網+農業”新業態,促進農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本報通訊員 韋曉平)